二百一十七章 毫無懸念(第1/2 頁)
樂隊的盛夏醉後不知天在水二百一十七章毫無懸念“那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傍晚,他們在仁愛公園旁的柳樹下”
“男孩牽起女孩的手,製造了浪漫,那時候還不知道,k有屋頂唱”
“……”
一首帶有一些民謠風格,但是卻更加偏嘻哈的pop歌曲,從慄圓的嘴中唱響。
這首歌節奏很輕快,並且有非常多的切拍,旋律也挺好聽的,至少是在及格線以上。
“柳樹下,有睡蓮,蓮葉上,雨珠成雙~
我要把那珠兒串,代替我訴情話
送給你一串串,陪著你到白髮”
到副歌部分,更是大膽的使用了一些黃梅戲的唱腔,為這首歌增添了不少亮色。
而歌詞的大意,觀眾們也大致聽懂了。
這是一首講“阿公和阿嫲”的愛情故事的歌。
挺有新意的,講愛情的歌,很多都是寫自己,有很少的一部分可能會是寫朋友,但是寫爺爺奶奶的愛情故事的歌,就非常的少了。
這也為這首歌新增了一些溫情色彩。
歌是好歌,唱的也不錯,舞臺表現也沒有什麼失誤。
但是吧,這首《柳樹下》多少還是有些不免俗了。
和絃套路,編曲的製作,都和慄圓之前的歌曲,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雖然說增加了一些電子音樂做點綴,但是那個核心卻還是一樣。
最最重要的是,這首歌不太能打動觀眾們。
怎麼說呢,別看人類好像很看重情親,但是在聽歌的時候,一般只有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才會容易代入。
比如寫自己的愛情,和父母之間的父愛、母愛,又或者友情,那都很容易引發聽眾的共鳴。
但是如果一首歌寫的是爺爺奶奶之間的愛情,那這首歌就太個人了。
對於慄圓來說,她可能自己會很感動,畢竟這首歌寫的是她的爺爺奶奶相守一輩子的愛情,對她來說很有共鳴。
但是對大部分的聽眾來說,就無法獲得什麼共鳴感了。
大家最多也就是覺得這歌旋律挺不錯,聽著也挺好聽的。
然後呢?
沒了。
不像《晴天》一樣,能夠將聽眾們一下子就拉回自己的青蔥歲月,想起自己在校園時代的青澀愛情,甚至帶有點祭奠的味道。
所以在慄圓演唱完之後,雖然大家都很給面子的送上了掌聲。
但是在和不打烊樂隊剛才那引發無數共鳴的表演對比之下,就總覺得慄圓的競演少了些什麼,好像是有點美中不足的感覺。
“歌挺好的,但是就缺少了一點能和聽眾共鳴的東西。”楚秋簡潔明瞭的總結道。
他是真的很喜歡不打烊樂隊的歌,除開李剛導演的推薦這個因素之外,就單論歌曲質量,今天晚上不打烊樂隊獻上的兩首歌,都要比慄圓演唱的兩首歌好的多。
而且是那種肉眼可見的差距。
現場的觀眾,還有電視機前的觀眾其實心裡的那道秤也都很明白。
“挺好聽的,但是就是感覺差點意思。”
“沒《晴天》聽著那麼讓人動容,感覺少了一些什麼一樣。”
“哪裡都很好,但是就是感覺有點達不到那個能打動我的點。”
“是啊,要說毛病,也說不出來什麼毛病,但是感覺就是差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和《晴天》不能比。”
“哎,慄圓真慘,遇到的對手是不打烊樂隊這個大魔王,就葉未央那個詞曲創作能力,我都懷疑華語樂壇還有沒有比他更會寫歌的人了。”
“可惜,慄圓應該是要被淘汰了。”
投票通道還沒開啟呢,彈幕上就已經出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