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3 頁)
不過很快她便沒時間難過了, 因為路氏與她很快便要驅車離開浩水,再次前往她的故鄉長安。對於長安這個地方, 任豐年有太多幸福和難堪痛苦的回憶。更小時,被路氏帶去在旁的地頭生活了好些年之後, 她也無法說自己如何深愛長安,但無法否認的是, 這是一個她會懷唸的老地方。
任豐年在車裡頭看看書, 吃吃餅餌,又睡了許久,她們便已到了長安城。長安城裡街頭巷尾皆是吆喝的聲音, 儘管車簾緊密的拉著, 她仍舊聞見了外頭炒鱔面的味道。素油在鍋裡滋滋煸炒, 醬香味在鍋中爆開,飄散在微暖的空氣裡, 炒好的澆頭淋上噴香的麻油和軟彈的蝦仁,麵湯裡頭飄著小小的油花,澆頭之下是勁道的手擀麵, 口感軟彈混著麥香味。這樣的一碗麵,任豐年小時候便能一人把整碗全吃了,總叫表哥表姐嘲笑她是小肥兔。
任豐年咳了聲,對路氏道:&ldo;娘啊,我好餓呀……外頭的味兒實在太香了,您看能不能……&rdo;
路氏翻過一頁兒經書,聲音淺淡道:&ldo;不成,先吃些花餅墊墊肚子,等到了外家再用些正經膳食。&rdo;
任豐年不樂的撇嘴,眉宇間委屈極了,她粘著娘親撒嬌道:&ldo;怎麼便不成嘛,我小時候表哥也帶我吃的,您不也不曾說甚麼嘛!&rdo;
路氏只覺頭疼的緊,好說歹說道:&ldo;你小時候才這麼丁點兒大的小東西,不給吃含了一包淚便要哭鬧,而今你大了,不給你吃你再鬧個看看!阿辭啊不是娘說你,如今你都是及笄能許人的年歲了,本就該行的正坐的端些,像個大家閨秀一般要求自個兒。你見過大家閨秀還對著街邊那些賣不乾淨小食的攤頭流哈喇子的麼?&rdo;
任風年無言以對,默默縮在角落裡,拿帕子包了花餅小口小口吃,心裡嘆息一聲,要是這餅再蒸蒸便好了,裡頭的花醬要溫溫熱熱的才好吃呢。
路氏看著女兒這幅神遊天外的樣子嘆口氣,這小東西自小便是這般,眼淚出得快,收的也快,教訓完立馬便能慫嗒嗒的自己躲一旁去了,甭看她脾氣差些,實則再好管不過了。
騾車駛入清河巷裡,漸漸外頭的喧囂聲便清淨下來。清河巷裡頭住的皆是些文人、鄉紳家族,雖說皆官銜不高,但卻是長安有名的文人群聚知地。一些富裕人家要擇新房,大多都以靠近清河巷的為佳。畢竟清河巷裡皆是書香之家,即便靠不上關係,也可令自家兒孫沾上些書卷氣。
任豐年這個書香世家出產的外孫女,擦擦唇邊的餅渣,對著自家親娘甜甜一笑,便給嬤嬤扶下了車。路氏又在心裡頭無奈搖了搖頭,也跟著下了車。
路家門前早就恭候了半日的管事嬤嬤,見著自家大小姐和表小姐,年過半百的老嬤嬤仍忍不住熱淚盈眶,回身叫道:&ldo;大小姐同表小姐回來了!&rdo;
路氏本是冷淡之人,可見著陪自己長大的老嬤嬤這般,仍舊忍不住紅了眼眶。老嬤嬤年歲大了,資格也老成,又是當年伺候過路大小姐的,本就用不著她來門前候著半日的。
路氏兩步上前,握了握老嬤嬤的手,笑道:&ldo;叫黃媽媽等久了罷?今兒外頭人有些多,進了城騾車走的便慢了些。&rdo;
老嬤嬤趕緊擺擺手,看著已然成熟優雅的路氏,有些拘謹笑道道:&ldo;不久不久,倒是大小姐回來便好,回來便好啊……&rdo;
路氏前頭一次回來,正巧趕上任想容喪事,又遇上國喪,急匆匆的並不曾真正同家人好生團聚。如今隔了一年再回來,倒是有許多話要同家人說去。
任豐年倒是並不曾有太多疏離感,見了路家老太太,便給路氏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