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第1/3 頁)
文玹愣愣地望著他。
文成周繼續道:&ldo;至於商,這世上若無商人行銷東西,何來南貨北易?試想,若有人種十畝地,產糧便足夠其繳稅後生活所需,再多也只有任其腐爛,他可會願意多費勞力去多開墾農田?若有工匠,其所制物品,只有本地人購買,超過本地所需之物,他還會費心費料地製作嗎?你婆婆愛吃辣菜,尤愛蜀椒。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若當初無商人將其從產地販運傳播至各地,你婆婆又如何能如此輕易地每日都吃著?&rdo;
&ldo;商人趨利避害,並非壞事。他們曉得何物才是真正為人所需所喜,便將這些貨物銷往其他地方。農人因此才會多耕種,工匠因此才會多造物。商人雖從中牟利,卻也要繳稅,豐富國庫。正是商人趨利之舉,帶動農工生產人們真正所需之物,更驅使農工盡力產出佳品,避免劣品。而一旦有某地農工產出上佳精品,則商人趨之若鶩,更促其產出精品。如此迴圈,則民富,然後國強。&rdo;
文成周輕輕一笑:&ldo;至於士人,互相傾軋內耗爭名奪利者眾,一心為民為國者寡,庸者居多,歷朝歷代,奸佞禍國者亦不少。&rdo;
文玹沒想到文成周竟是這樣看待士農工商的,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難道她這丞相爹爹才是穿越的不成?
文成周見她愣怔的樣子,微笑道:&ldo;據《三國志》記載,諸葛孔明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一個人有才能,不應以士農工商來分高下,而應以其所作所為,利民多寡來區分高下。&rdo;
&ldo;早前,你利用槓桿之理,救出廢墟下的父子。今日,你裝上這套拉鈴,給婆婆增添了便利。這樣的好事,為何以後就不能做了?你能向那名能工巧匠學機關之術,正說明你心向於此,難道你也拘泥於世俗之見,就因為世人看不起工匠,從此就不鑽研機關之術了?&rdo;
文玹聽他這一番話,低頭道:&ldo;我不是因世人看不起工匠才……我只是,只是……&rdo;
文成周問道:&ldo;你聽見婆婆說的那番話了?&rdo;
文玹詫異地抬頭,他怎會知道?難道就是她方才說了這幾句話,他就猜到了麼?
文成周揚眉慨然道:&ldo;你婆婆自有她的看法,輕易或不能改變。但你又豈能因此就輕易改變本心?為人處世,但求無愧於心。你本無錯,若因他人之心而易己心,失去本心為他人而活,豈不是與行屍走肉無異!&rdo;
文玹才知他是這樣的看法,之前不與文老夫人爭辯,只是知道一時無法輕易改變老夫人的想法而已,並不代表他也是這樣看待她與她的作為的。
即便他也是這樣看待她的,她又怎能因他是自己的父親而輕易改變本心,為他而活?
她豁然開朗,不由笑了出來,心頭輕鬆無比。
文成周見她笑了出來,知道她心結已解,便道:&ldo;你字已經練了半個多月,我這裡的書你也看了不少,你剛來家中時,我本想讓你和文珏文瑜一樣去學堂。如今看你的情況,禮儀詩書還是要學的,經義算術等卻已無必要再去學堂。&rdo;
他問她:&ldo;你想去學堂跟著先生授課學習,還是想在家學些自己想學之事?&rdo;
文玹想也沒想便道:&ldo;在家學些自己想學之事。&rdo;
文成周像是早知她會如此選擇一般,接著道:&ldo;如此我會請先生到家中教你禮儀書畫琴棋,其他若有你想學的,光看書不夠的,便另請名師教授。&rdo;
文玹頓時有點笑不出來,在家學好像她要學的東西更多了。壓力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