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3 頁)
可這會兒,太后娘娘顯然是惱上了那位東安郡王妃,竟要下懿旨賜婚了。
才不管什麼低調不喜歡呢,她老人家惱起來,說給人沒臉就給人沒臉。
太后娘娘的懿旨送到的時候,東安郡王妃還正在府裡宴客呢。
東安郡王府統共就在小花廳擺了一桌,菜式十分的精緻貴重,什麼海參鮑魚,鹿筋駝峰,堆砌而上,擺的酒也是三十年的梨花白,主客位上坐著一位四十開外的女子,衣著華麗,大紅緙絲白蝶穿花的衫兒是今年的最新款式,頭上滿是珠翠,單是髮髻後壓鬢的幾隻小梳子上嵌的珍珠就有蓮子般大小,富貴十足。
她的身邊坐了一個十五六樣子的姑娘,一樣穿著打扮十分的細緻,而且模樣兒精緻秀麗,是個小美人兒,不過神情有點木訥,看著呆呆的,顯得有點兒違和。
這不是什麼大宴,只請了一家人,是成安郡主一家子。這位成安郡主是先鎮南王的嫡女,現在鎮南王的同胞親妹妹,嫁在京城,也嫁的十分好,夫君是撫遠大將軍李彬,統領東山大營,同時經略河北、山東,開牙建府,算得上是一方實權諸侯了。
這位成安郡主也是有福氣,嫁人之後五年生了三個兒子,夫妻恩愛,一家子也拿她當寶一樣捧著供著,當時在京城也算得風雲人物,人人稱羨。
只可惜盛極而衰,成安郡主生了三個兒子之後,過了三四年再次有孕,一家子都指望她能生個閨女,這生下來倒也真是,高興了一兩年,卻慢慢的發現了不對勁,這一家子都盼著的掌上明珠,慢慢大起來才發現,她有點輕度的痴呆。
到現在十幾歲了,這位小名兒珍珠的掌上明珠,跟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似的不諳世事。
這件事是成安郡主的心病,她也從來就以遊歷為名,把自己的女兒放在外頭養著,並沒有養在京城,這樣一來,京城裡知道這位李珍珠腦子不太對的人,其實並不多。
而東安郡王妃就是其中一個,她在十年前就知道李珍珠有點兒毛病,她也暗中嘲笑過一兩回,不過終究跟她沒關係,她也就沒放在心上。
直到今年!
直到她的奪嫡大計被唐寶雲攪了個稀巴爛!
眼見得唐明朗得勢,唐明令沉戟,東安郡王之位就要落到唐明朗之手,今後她母子三人,就要在唐明朗和趙青容手裡討生活,吳王妃十分的不甘。
非常的不甘,她只要一想到這件事,就彷彿有毒蛇在啃噬她的心似的痛苦,她甚至只要聽到王爺兩個字,都會聯想到今後的悲慘生活,這叫她夜不能寐,輾轉反側。
吳王妃不想放棄,不願意放棄,也捨不得放棄,她是東安郡王的正妃,有兩個嫡子,她有一爭之力!
吳王妃想了許久,又有孃家參詳了許多次,她覺得,以前她是佔優勢的,唐明朗沒有母親扶持,只是佔了一個長字,而唐明令同樣也是嫡子,只比唐明朗小兩歲而已,唐明令生母是如今的王妃,掌管王府,算起來,贏面其實比唐明朗大的。
就是現在,雖然唐明令辦錯了一件事,叫東安郡王震怒,那也不過就是唐明朗贏了一局罷了,她覺得他們現在只能算是平手,五五局面,各有優勢。
所以不甘心的吳王妃就要想辦法重新佔據優勢,給唐明令加重琺碼,保持自己的優勢。
這一次,她想起了成安郡主的掌上明珠,她的二兒子唐明哲今年十七了,還沒有成親,若是自己願意給唐明哲定下李珍珠,那顯然分量是十足的。
鎮南王的外甥女兒,撫遠大將軍的親女兒,除了她自己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好的。
其實她自己這樣也好,這個李珍珠是成安郡主和撫遠大將軍一家子的心病,自己願意讓嫡子娶她,誠意是十足的,這樣一來,李家還不感激涕零嗎?
出錢出力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