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待新皇登基,再次找著他時,已經看不出當年意氣風發的樣子。鬚髮皆白,滿臉通紅,衣衫襤褸,比個難民還不如。
只他倒是樂得自在,過得風流坦蕩,只道自己人生幾載,也算是體會了數種活法,更不枉此生。
回了長安,沈大儒還是老樣子,登門拜訪的俱給謝絕了,日子過得清苦些,卻仍是隨心所欲。
聽聞多年前,誠郡王還拉著他倆兒子來拜師,只道沈大儒年老,又不如早先風光,定然不會推拒。
不成想連門都未曾進來,硬塞的那萬兩黃金,俱給老頭拿去墊了破破爛爛的桌角椅子腿,後頭沈大儒收養了個小童,竟叫那不懂事的小娃娃拿了上街買糖吃。
一日下來,滿布兜皆是各式各樣的糖餅零食,還沒忘給老頭捎帶了兩塊墨,萬兩黃金卻一文沒餘。
鬱暖深聞他素來脾氣古怪,不愛親近人。
如今卻見老頭這幅親爺爺的和善樣,恨不得掏心掏肺對她好,還硬是同她約定,將來若生了孩子,不嫌棄的話讓他來教,保管教成才子才女,天下揚名。
而當鬱暖提起忠國公,近幾十年向來不贈墨寶的老頭,甚至還搗鼓出一堆畫捲來,一股腦兒塞給她,邊笑眯眯只道自己留著也是引蠹蟲,不若叫她拿去孝敬她爹,也好圖個開心。
頭一次見面便這般懇切熱情,總叫她覺得心裡頭髮毛。
她覺著,自從與戚寒時成親,儘管只兩三日,可她卻總覺這日子過得古里古怪的。
說不清到底怎麼了,但彷彿身邊每個人都有點秘密,而且比她還能崩人設。
直到周涵起身,握住鬱暖的手腕把她輕輕拉起來,淡淡道:&ldo;不與您多聊了,暖寶兒最近身子有些不適意,須得歸家將養。&rdo;
沈大儒一下便皺起眉,對周涵道:&ldo;不若為師給她切個脈罷?瞧徒媳這面色也忒蒼白了些,只怕是有礙,長此以往,為你誕下子嗣都困難啊……更何況,往後若你們要相伴一生,總不能叫她百病纏身跟著你。&rdo;
老頭這話說的直白絮叨,鬱暖卻略蹙眉,垂眸謝過道:&ldo;承沈師美意,暫不必了,家中常有名醫為阿暖切脈,我自知身子不算健朗,亦小心將養著,不會出差錯。&rdo;
她說完,側眸便見周涵無甚表情,卻彷彿似笑非笑瞧著她,更有些好整以暇的冷淡。
彷彿他早知她不說實話,對她心性更是瞭若指掌。
可轉眼,他的神情卻還是緘默無言,跟塊木頭樁子似的。
鬱暖覺得一定是自己想太多了,她已經做的夠小心,不可能會被他發現的。
況且吃涼藥,也不過是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他們之間本就沒必要更添羈絆。
雖然,鬱暖還是很喜歡小孩子的。
特別是小小巧巧的女孩,玉雪可愛,杏眼瓊鼻,若是與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再托腮瞧著她咯咯笑,那該有多惹人疼愛?
只是想想,便覺有些心酸。她自幼沒有父母,所以也不願讓她的孩子承受這些。故而她寧可這個孩子不要來到世間。她沒覺得自己的想法,有甚麼錯處。
鬱暖垂眸深思,周涵卻深深看她一眼,轉眼對沈大儒低沉道:&ldo;不必了,她的飲食習性,我自不會懈怠。若將來有喜,也會知會您。&rdo;
鬱暖耳邊自動過濾了有喜兩個字。
他可實在是想得忒多。
即便有喜,也不會是她有喜,待他第一個孩子出生,或許她很早之前,便已是一抔黃土。
況且他將來也不缺孩子,兒子女兒一大堆,也沒見他帶誰見了沈大儒。
可見陛下金口玉言,沒一句實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