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3 頁)
禮部為這登基大典籌備了三個月,一切禮儀繁瑣至極,玄瀾一大早就起來更衣沐浴,之前還齋戒了三天,然後去天壇地壇祭拜天地,最後開太廟,祭拜祖宗。意味告訴天地的祖宗,段氏子弟玄瀾承接帝位,必……一堆冗長的豪言壯語。所有理解禮節行完都已日暮西山,回宮後玄瀾正式從碧合殿搬到麒麟殿,入住帝王寢宮。
次日朝會,新帝頒旨,改年號為承慶,是為承慶元年,史稱其為承慶帝。
第42章 帝師
二月十八登基大典,二月十九新帝登基後首次召開大朝會。
那一天大朝會,四品以上官員全部入京朝拜新帝,文武兩列官員一直延伸到奉天殿外的廣場上,一眼看不見盡頭。目之所及是金碧輝煌的琉璃瓦,浩大莊嚴的宮殿‐‐玄瀾一身赤金龍袍,昂首闊步面容沉穩,身後是手持儀仗的宮女內侍。
彷彿宮殿在遠去,朝臣在遠去,儀仗在遠去……一瞬間這個沐浴在日光中的孩子竟也有了幾分頂天立地的味道。
祈舜站在所有朝臣的最前列,黑玄蟒袍,紫金玉冠,深吸一口氣,跪下道:&ldo;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do;
天地同歌,威嚴浩蕩的鐘聲響起,所有朝臣都跪下大喊&ldo;吾皇萬歲萬萬歲‐‐&rdo;
這是人世間權柄的極致,玄瀾一步一步登上九重帝王臺階,最終坐在金鑾龍座上,回視下方,抬手道:&ldo;眾卿平身。&rdo;
少年至尊。
隨後汪福全站出來宣旨,還是之前隆平帝留下來的那一份:登基大典後由右相及六尚書所組之代中書省解散,新帝親權,後宮妃嬪亦不得干政,思及新帝年幼,朝政力有不怠,著皇九子翊親王輔政,是為攝政王。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權柄一定要掌控在姓段的人手裡。
至於小皇帝長大後怎麼把權柄從他叔叔那裡拿回來,那就是他們倆的事了。
代中書省解散,最終的決策權就還是在皇家手裡,這幾位權臣不可能明著違抗聖旨繼續把持朝政。後宮妃嬪亦不得干政,這是從源頭上阻斷了外戚禍亂朝堂的根源,不論是太皇妃安氏還是太后張氏,垂簾聽政這種明晃晃的做法是斷然行不通的。
明面上,不管是攝政王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叔侄情深攝政王一心一意輔佐小皇帝,總歸這皇權還是在姓段的人手裡;暗地裡朝堂上上下下如何風雲詭譎如何波濤暗湧那便各憑本事。
祈舜站出來謝恩,他們已經有了最大的資本,若是這樣也能輸,那也怪不得別人。
新朝的第一次大朝會,本就是走個禮儀性的過場,昭示這先皇已逝新皇登基,這個皇朝又翻開了新的篇章,要重新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去吧啦吧啦吧啦,汪福全又唸完一長篇由禮部呈上來的新朝賦文,在心底鬆了一口氣,暗道還好咱家做足了功課,這麼長一片賦文沒讀錯一個字。
隨後幾個小官出列稟報了幾件小事,幾個大官出列說出對策,攝政王附和,皇帝同意,著相關部門事後呈上詳細應對奏本就解決了。
真正棘手的大事沒人那麼沒眼色在今天的朝會上提出來,大家都其樂融融的,眼看著就要無事啟奏了,小皇帝一個眼色,汪福全又掏出一卷聖旨開始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朕新登大寶,當開新元御新極……特改年號為承慶,今年當為承慶元年,欽此‐‐
聖旨傳遍天下,民間都將小皇帝稱為承慶帝,也明顯的期待著,能夠在其治下,享受到真正的盛世繁華,福慶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