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3 頁)
1973年又晉升為大將。
1964年在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從1971年&ldo;六大&rdo;起,他一直任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1年2月,他被議會任命為部長會議主席,他擔任這一職務直到1984年11月。
1981年10月在黨的九屆四中全會上,他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
是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六任領導人。
1984年11月,第九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73
屆議會首次會議任命他為國務委員會主席。
雅魯澤爾斯基受命於危難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政治形勢十分嚴峻。
1980~1981年的危機引起了波蘭經濟大倒退。
創造的國民收入,1981年僅及1978年的80%,1982年進一步下降為764%。公營工業的產值1981年比1980年下降了19%,b1982年又比1981年下降了2%,同1979年相比,下降了16%。
畜牧業生產1981年比1980年下降12。
4%。
穀物產量略有提高,1982年總產量為2172萬噸。由於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商品嚴重匱乏。
1980年以來一直保持著高通貨膨脹率,1982年達到104%以上。由於食品嚴重短缺,政府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1981年‐‐670萬噸,1982年‐‐370萬噸。
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生產的下降而下降。
1982年同1980年相比,人均實際收入下降143%。
1980年肉的消費量平均b每人733公斤,1981年降到64公斤,1982年又降到48公b斤。從1981年起,波蘭對肉、黃油、食糖等實行憑票定量供應。
波蘭經濟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困難是70年代開始的越來越重的債務負擔。
1981年底,欠西方國家的債務達244億美元。
從這時起,西方對波蘭實行經濟制裁,波蘭不能借入新債。
由於利率的提高和利息轉為本金,使波蘭的債額不斷增加。
1980~1981年危機,既是經濟危機,也是政治危機和信任危機。波蘭統一工人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一落千丈。而天主教會的威信則直線上升。許多波蘭人對國家的前景悲觀失望。許多黨員喪失了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心而紛紛退黨。到1982年9月,僅一年之間,在原有的260
08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萬波蘭統一工人黨黨員中,就有40萬黨員退黨。
恢復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恢復對波蘭統一工人黨的信任,是擺在以雅魯澤爾斯基為首的波蘭黨和政府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大難臨頭,出路何在?以雅魯澤爾斯基為首的波蘭黨和政府,認為只有改革才是擺脫危機的唯一出路。從1982年1月1日起,波蘭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摒棄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把經濟活動建立在市場經濟和自治的基礎上,實行企業自主和自負盈虧,擴大職工參與工廠的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工人的主動性。
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從1982年下半年起,經濟開始呈回升趨勢。
1982年8月,公營工業生產比上年同期增長2%,9月增長4%,10月增長4%,11月增長8%。但是1982年的工業生產仍比上年下降2%。
1983年,波蘭當局制訂了三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1983~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