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不知各位看過該書有何感想,我看後是覺得雞皮疙瘩一地。人怎麼能無恥成這樣。
這封曲意逢迎,歪曲事實,毫無廉恥的奏表恰對胡亥的胃口,沒辦法皇帝就好這口。答書上奏後,二世看了非常高興。&ldo;下令,就這麼辦!&rdo;
沉痾難起的秦帝國,又經這劑猛藥,越發病入膏肓。當時情況,刑者相伴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殺人眾者為忠臣。
胡亥洋洋自得地說:&ldo;像這樣才可稱得上善於督責了。&rdo;
李老大大呼好險,所幸押對了莊。
在李老大努力自救的同時,趙當家也陷入深深的憂慮當中。局勢的演變讓趙高陡然意識到,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常識: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連李斯都有岌岌可危的時候,何況自己?
這個問題很嚴重。
架空胡亥
趙高自任郎中令,掌管秦內宮門戶以來,一直在過著小人得志的糜爛生活,生活內容包括:整人,殺人。
這一切的目的,除了洩私憤,更重要的是為了和李老大爭權。而此時,李斯資格派,趙高翻身派的矛盾已經激化。這個激化點就是現在的秦帝國,正處在風口浪尖,有滅亡的危險。一旦這個危險成為事實,那麼誰能為這件事負責?皇帝嗎?不可能。
皇帝做錯事,黑鍋大臣背,這是定律。
現在朝中能背得起這個天大黑鍋的,除了兩大派別無他選。
平心而論,秦帝國搞成這樣,趙高必須要負責。這一點,趙高自己知道,一心想扳倒勁敵的李斯資格派當然也知道。
如果就在這時候,有人在胡亥耳邊吹吹風說:皇帝陛下,您仔細想想,人民為什麼要造反?不錯,是因為他們吃不飽飯,對,也因為他們每天幹活太辛苦,也對,還因為他們每天受罰頂不住。您再想想,造成這樣後果的原因又是什麼?當初是誰建議能天子要拼命享樂,拼國家的命享樂,拼人民的命享樂。太對了,您真是天才皇帝,就是那個姓趙的。所以您看,您是一位這麼有智慧的帝王,本來應該是不世明君,而現在竟然落得即為亡國之君的下場,您看您都是被那個姓趙的小人害的啊!
想到這番可能被胡亥聽在耳中的話,趙高就覺得冷汗簌簌。
不行!這樣的事情絕不能發生。
禍國殃民的黑鍋誰背?既然這是個二選一的單選題,那麼不好意思,我不想死,只好你死。
趙高經過反覆的思考,終於有了對策。
他先打出了第一張牌。
次日,趙當家滿臉憂國憂民的神情出現在胡亥面前。
胡亥嚇一跳,忙問:郎中令有何事?
&ldo;唉,&rdo;趙高先嘆息,增加憂慮指數,接著說,&ldo;陛下,近日來國家不安定。盜猖狂,這在始皇帝時候是從未出現過的。臣為國家、為陛下十分擔憂,日日夜夜都在反思事情怎麼會這樣。&rdo;
這話讓胡亥聽得大為感動:&ldo;郎中令真是賢臣啊!說,說下去。&rdo;
趙高拱手又道:&ldo;臣追憶先皇的風採行事,思索多日終於得出一些心得。臣鬥膽說出來,請陛下指正。
&ldo;天子之所以尊貴,臣子們之所以視君王若天若地無敢拂逆,那是因為凡是天子都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人對不瞭解的事物總是心存畏懼而不敢冒犯的。像是先帝就曾命人修築甬道,以隔絕臣子,讓臣子猜測不到天子行蹤,下達政令也是隻聞天子聲,不謀天子顏。始皇帝自稱為&l;朕&r;,也是為了彰顯擴大這份神秘感。
&ldo;陛下,您看臣說得有沒有道理?&rdo;
只要一提到嬴政,胡亥就會變得異常順服。這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