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3 頁)
※※※
那年秋天,長島和新英格蘭居民到國內別處旅行,發覺那些平時訊息靈通的人有不少竟不知有風災這麼一回事,不禁驚訝。這一部分是由於風災影響太大之故。風到後開頭那二十四小時,《紐約時報》完全得不到可靠的訊息。《波士頓環球報》那些編輯雖則目睹本港有不少貨輪船底朝天,可是也只能在星期五,即風過後兩天,才發表一篇劫後災民訪問記。同天早上《紐約時報》把若干篇零星報導拼在一起,才知道災情之重竟超過芝加哥大火、舊金山地震和密西西比河的歷次水災,於是加上橫跨八欄的大標題,說發生了大風災。出奇的是,這些報導沒有幾個讀者看過,看過了也沒留下印象;不到一週,此事人們已置之腦後,僅僅是美國史上被人忘記的一個片段了。
有大風災競然記不得,這是因為美國人全神貫注在捷克問題上。當時的歐洲危機,人人都感覺到了;向整個社會報導新聞竟能有如此結果,這還是第一次。後來1954年陸軍部與麥卡錫參議員對質。【麥卡錫誣告陸軍部有共產黨。‐‐譯者】1963年舉行甘迺迪總統葬禮等等,都上了電視,可是捷克事件雖然沒上電視,只有廣播,影響仍然非常之大。聽眾覺得自己是束手無策的旁觀者,明知事變程序會嚴重影響自己的一生,也只有眼睜睜望著。9月29日慕尼黑條約簽訂後,哥廣說,廣播事業&ldo;非但已成為傳播新聞的媒介,還成為一股社會力量了。&rdo;
這是事實,可是廣播不見得只有好處。聽到廣播,人們更是怕上加怕。由於希望結局圓滿是人之常情,所以事件一結束,對於慕尼黑協定,大家都往好裡看。在英國,張伯倫竟成為當代英雄,在美國也是如此。要再過好些時候,人們才看出這個傢伙原來是個沒骨頭的老渾蛋,只因希特勒寫下一句不值一文的諾言,就輕輕地把一個堅強果敢的盟國出賣了。邱吉爾一眼看穿了,他說:&ldo;英法兩國要在兩件事情裡邊挑一件:要麼打仗,要麼丟臉。他們寧願丟臉,可是到底還是免不了要打仗的。&rdo;羅斯福也是明白的,他寫信給駐葡大使說:&ldo;歐洲獨裁者對我國的威脅越來越近了。&rdo;默羅和夏勒也是有眼光的人,他們倆在巴黎會面,一致認為下年麥收之後,難逃一戰。卡頓伯恩也懂得這是怎麼一回事,甚至在張伯倫到貝希特斯加登之前他就說過&ldo;我覺得這不過是暫時喘息一下。張伯倫此行到底是否能帶來和平,大有疑問。&rdo;
美國人民開始醒悟過來了。據《幸福》月刊在某地的調查,只有百分之十一點六的人以為墓尼黑協定是可取的,卻有百分之七十六點二的人相信歐洲大戰一起,美國就會參加。這個百分比也適用於全國各地。《幸福》月刊的編者評論說:&ldo;這可是新聞啊。一年半前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的美國人以為兩三年內美國會捲入國外戰爭,現在竟有三倍那麼多的人相信,戰爭雖然暫時倖免,要是真的打起來,我們是會參加的。……早先我們有一種想法:&ldo;感謝上帝,美國兩邊都有廣大無邊的海洋!&rdo;這種藉助海洋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的思想,如今已經打破了。
總之,捷克危機已把我們從長期的沉睡中驚醒,全國人民都提心弔膽,十分著急,咬指甲,用手指敲起桌面來了。轟炸、侵略、戰爭,這一切在過去不久的夏季還是不可想像的,而今可凜然在望了。廣播把整個美國變成了擠滿心神不寧的觀眾的大戲院,在那裡,一個二十三歲的才華出眾的導演,僅在慕尼黑條約簽訂四周之後,就大聲喊道,&ldo;開始!&rdo;
※※※
新聞人員撒謊編人,這已有一段很長的歷史,頗有&ldo;騙客傳奇&rdo;的意味,也並非完全不光采。埃德加&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