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3 頁)
蔣介石聽了衛立煌談的情況,他都沒加解釋,因為以第六兵團司令、第九十三軍軍長以及第十三兵團的第八軍軍長、第九軍軍長都是他和盧漢商定好下令任命的。範漢傑事先根本不知道。但蔣介石只是安慰他說:&ldo;俊如,我轉告給範漢傑,要他注意就是了。&rdo;
範漢傑到南京參加整軍會議閉幕式。蔣介石約範漢傑午餐,飯後他對範漢傑說:&ldo;你回錦州以後,遇事多同衛總司令聯絡。&rdo;
範漢傑一聽,顯然是衛立煌對他有意見。他心裡不舒服,認為將帥不和,不能作戰。他向蔣說:&ldo;委員長,東北的戰區域性署是一盤整棋,雖然,其間受到挫折,我看還是統一由衛總司令指揮更方便,錦、沈一個是掌,一個是肘,還是統一為好。我和衛總司令是有些觀點不同。&rdo;
蔣介石臉色陰沉著說:&ldo;不和要和,不統一要統一,這是什麼時候了,還談個人之間的事情。&rdo;他對範漢傑的堅辭一切職務很為不滿意。
幾天後範漢傑再次見蔣要辭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蔣很不愉快地說:&ldo;你們不幹,我又怎樣。兩天後,回到防地去!&rdo;他說著要身邊的黃仁霖打電話通知空軍司令周至柔派飛機送範漢傑回錦州。
範漢傑回錦州後轉瀋陽去見衛立煌,他是提出辭職的事。他建議由剿總副總司令陳鐵去錦州適宜。他了解衛、廖對他都不滿意。東北局勢危急,內部意見分歧,矛盾很多,衛立煌在拉廖耀湘和周福成,對他在錦州並不支援,因為他不同意蔣介石的方案。
衛立煌連連擺手說:&ldo;不要辭,大家是老朋友,共同努力。&rdo;
範漢傑希望衛立煌同意他辭職,蔣介石就放了他。這樣他不再敢向蔣堅辭了。只好以軍人服從為天職,在危難中顧全大局,回到錦州繼續供職備戰。
範漢傑在錦州遵照蔣介石的指示,將錦州、山海關編成四個軍,除原來的第九十三軍、第五十四軍,另增新編第五軍、新編第八軍。擺開獨立作戰的架勢。他知道打起仗來,衛立煌對錦州是不會支援的。
●大決戰的前夕
衛立煌這位東北剿匪總司令要固守瀋陽,明擺著國民黨決心打內戰。瀋陽城很快就會被東北人民解放軍圍困起來,東北大學遷回瀋陽的通知還沒正式公佈,把從關內運回的大批圖書,沒開箱又往關內運。這次不同&ldo;九&iddot;一八&rdo;事變那次流亡,不願再離開放上的學生和教授,他們往裝書箱子上貼封條,上邊寫著&ldo;這次不是流亡打日本,而是&l;流亡&r;打內戰,這些書運往何地?&rdo;不願遷校的學生和教授一邊阻擋一邊高呼:&ldo;不愛家鄉的人請你們滾蛋吧!&rdo;遷校和不遷校雙方發生多次衝突。第二所半官半私半軍的中正大學,幾乎還沒有開學就往關內遷校了。有的學生喊著:&ldo;走,到關裡去,找我們的杜長官!&rdo;
中正大學人稱&ldo;督辦&rdo;的鮑世勛,現在不知所措了。他當年跟隨張學良的東北大學入關,後來在&ldo;七&iddot;七&rdo;抗戰後當上國軍,一路後退一路打,參加過崑崙關大戰、臺兒莊大戰、長沙等四次大戰,後來又參加遠徵軍到緬印作戰,打到抗戰勝利了,他鬧得個光禿禿的少將牌牌。總算返回東北家鄉遼河套了。結果有家不能歸。有妻兒難認,只是在老父親墳頭叩三個頭。甩掉建軍司令的帽子,幫助杜聿明辦起了中正大學,結果又得去流亡了。他一連著幾個月安排學生遷校,當學生問道他何時離開瀋陽? 他半晌回答說: &ldo;我老了,沒有再流亡的興頭了。&rdo;有的同仁問:&ldo;那你投靠共產黨?&rdo;他乾脆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