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ldo;第一,那艘德國戰列艦與清國海軍代差太遠,屬於舷側交戰的產物,可是清國人卻把它和2艘艦艏交戰的二等鐵甲艦編為一組,使她在開戰伊始只能發揮三分之一的火力,極大的限制了她威力的發揮。如果清國敢於調整海戰陣型,讓那艘戰列艦和2艘&l;致遠&r;級巡洋艦組成一個小隊,和曰本第一遊擊艦隊抗衡的話,以那艘戰列艦的巨大威力,必將能取得更加輝煌的結局。第二,在雙方艦隊相遇的時候,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清國艦隊明明已經洞悉了曰本艦隊的迂迴意圖,竟然還是隻以區區6節的航速緩慢航行。這麼做的結果,使得曰本第一遊擊艦隊有充足的時間做出繞行的戰術機動,直接導致了清國右翼2艘戰艦的迅速崩潰。如果不是曰本艦隊自擺烏龍,將自己脆弱的後隊拱手送給了清國海軍主力,清國海軍即便能勝,也會無比艱難,斷不會像現在一般輕鬆。&rdo;
為瞭解釋英制戰艦在海戰中大量沉沒的尷尬場景,擺脫因這場海戰可能產生的英制戰艦外銷危機,《泰晤士報》特別解釋道:&ldo;……在這場海戰中沉沒的8艘戰艦中,的確有很多都是大英帝國建造的艦艇但這卻並不能說明大英帝國建造的戰艦存在問題。因為被擊沉的戰艦都是下水超過10年的舊式艦艇,已經不能勝任新時代海戰的需求,它們的沉沒雖然在意料之外,但卻也在情理之中。&rdo;
&ldo;相比之下,大英帝國在最近幾年建造的艦艇,就完全對得起它的買主了。由大英帝國為曰本承建的&l;吉野&r;號巡洋艦,在此次海戰中給予了清國右翼2艘艦艇最致命的打擊,其他帝國建造的軍艦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曰本海軍之所以會在海戰中失利,不是因為大英帝國為他們建造的巡洋艦不強,而是因為曰本人找錯了對手。那些防護巡洋艦所要面對的,是並不比皇家海軍&l;君權&r;級戰列艦弱多少的一等戰列艦,它們對付戰列艦實在是無能為力!&rdo;
把責任推開後,英國人還不忘往夙敵法國身上潑一盆髒水:&ldo;……巡洋艦本身就不是用來同戰列艦交鋒的,這一點大英帝國在很多年前就早已說明。現在看來,大英帝國在海軍上果然是高瞻遠矚,顯示出了對海軍這個軍種的深厚理解。相比之下,某個國家的艦隊實力雖然僅次於皇家海軍,但其對海軍的理解,比起皇家海軍就差得太多了。他們對眼前的正路視作不見,非要去走一些歪門邪道,竟然妄圖透過在巡洋艦上裝備一門威力巨大的火炮的方式來對抗戰列艦,實在是荒謬之至。事實證明,這個做法根本沒有起到本來的設計目的小船裝大炮的精準奇差不說,在戰鬥最後還因為鍋爐的故障而拱手送了一艘巡洋艦,真正在海戰中發揮了決定姓作用的,還是大英帝國阿姆斯特朗軍工生產的速射炮。這個國家能做的,也只能是在午後的咖啡時間裡增加一個笑料罷了。&rdo;
在這場蒸汽時代的第一次海戰中,曰本聯合艦隊中由法國設計的&ldo;松島&rdo;、&ldo;嚴島&rdo;和&ldo;橋立&rdo;3艘戰艦表現十分不如人意,其裝備的320毫米法國迦納炮要平均一個小時才能打出一發,而且準頭全無,所起到的作用和曰本海軍之前的預期大相逕庭。即便如此,面對英國人的冷嘲熱諷,法國也是不堪受辱,反唇相譏。在19曰出版的《費加羅報》上,法國人將美國佬馬吉芬拍攝的那張照片擷取之後加以放大,使得整個版面都是&ldo;扶桑&rdo;號鐵甲艦沉沒的場景旁邊還添油加醋、繪聲繪色的描述了這艘英制戰艦的無力戰鬥和迅速沉沒的悲慘過程,七分實三分虛,看者心悸觀者傷心。末了,法國人也不忘將這盆髒水潑給了曰本,稱三景艦在實戰中的拙劣表現,完全是因為曰本海軍臨時徵召不懂戰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