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獨一無二(第1/6 頁)
九十年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期。
不單單是網際網路產業開始萌芽,快遞業的四通一達加順豐漸漸崛起,超市賣場也在這個時期慢慢的積蓄著力量。
像是大潤發、易初蓮花、華聯、物美、蘇寧等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創立。
當然,也包括其中的異類——胖東來。
這家從來沒走出過河南的超市品牌,和那些一上來就高、高標準的大型連鎖超市不同,是從一個40多平米的小菸酒超市起家的。
可即便沒出過河南,規模更是無法和其它大型連鎖超市相比,但是在許昌人眼中,這卻是個完全無法替代的品牌。
有人說,在許昌,沒有一家超市可以打敗胖東來。
這已經成為了一個真理。
而胖東來之所以能取得這麼高的地位,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的。
在九十年代,如果說一定要給這個年代找幾個關鍵詞,那麼排在首位的,一定不是“變化”,而是…“假貨”!!
只要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沒有人能逃脫假貨的轟炸。
什麼“康帥傅”“雷碧”“白事可樂”“周住牌洗衣粉”“力土洗髮水”,這些都算有良心的,起碼明著告訴你,這是假的,也就忽悠眼神兒不好使的。
那些一模一樣的假貨,才真的是防不勝防。
那個年代,新聞報紙經常報道因為喝假酒中毒進醫院的。到不認識的地方買菸,必備的口頭禪就是,“拿真的哈,不然來找你來!”
都用過假的海飛絲、飄柔吧?
肯定敢也有人穿過老媽從夜市買回來的“nkie”
總而言之,那年頭兒連2b鉛筆都有假的。
而胖東來最初的營銷模式就是:“用真品,換真心。”
想想也挺鬧心的,不賣假貨這本來應該是商家的本分,可是在那個年代,卻能成為最高明的營銷手段。
當然,胖東來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一個不賣假貨。但他們做到的那些事兒,靠說是沒用的,在這年頭兒都不一定有人信,得讓徐文良自己去看。
看過之後,你才明白什麼叫做到極致,什麼叫一家超市做出了人性。
“徐叔,我建議您親自去許昌看一看。也許能得到一些啟發。”
只見徐文良有點迷糊,“胖東來…這家超市有什麼特別的嗎?”
齊磊想了想,“我就這麼和您說吧,去年這家超市經歷了一場大火,一把火把家底都燒沒了。”
“是許昌的各界人士和老百姓共同幫忙,才讓他重新開起來。您就想想,這得做到什麼地步吧?”
徐文良:“……”
郭昌存、鄭顯成:“……”
好吧,你要說老闆人脈廣,關係硬。有各界人士幫助還說得過去。
可普通老百姓都幫忙,這就有點過了吧?這得做到什麼地步?
齊磊繼續道:“這家超市的渠道不是最好的,貨品的價格也不是最便宜的,但是他們把服務做到了極致。”
“極致?”郭昌存更不明白,“有多極致?”
齊磊,“極致到…極致到人家把進貨價和掙多少錢,都寫在了價牌上。就這樣兒,依舊有人肯買單。”
說心裡話,胖東來的模式和顧客信任度,也就是在現實裡,你不信也得信。
但凡有個網路小說敢這麼寫,都能讓人噴死。
因為,太假了!
只一句,只有胖東來休息的時候,許昌其它的超市才有生意,就讓人無語。
可是,人家就實打實的做出來了,你敢信?
同樣的道理,如果尚北的發展集團也做超市,那麼渠道上沒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