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3 頁)
緊接著,博古等人在軍事指揮上排斥了毛澤東,又不用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人,而以李德執掌紅軍的指揮權。
1933年6月,中革軍委發布命令,調整紅一方面軍編組,撤銷軍一級的番號。紅一軍團的原三軍、四軍、二十二軍和瑞金模範師改編為第1、第2、第3師。紅三軍團的原五軍、七軍、二十一軍分別改編為第4、每5、第6師。紅五軍團的原十三軍、十五軍分別改編為第13、第15師,並另增補了第34師。五軍團仍由董振堂擔任軍團長,政治委員朱瑞。第13師師長李青雲(後陳伯鈞),政治委員宋任窮;第15師師長陳光,政治委員蕭華;第34師師長周子昆,政治委員曾日三。
這次改編不到三個月,蔣介石便又糾集100萬兵力,二百餘架飛機,開始了對各個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大規模&ldo;圍剿&rdo;。以博古為首的中共臨時中央,執行王明的&ldo;左&rdo;傾路線,完全否定了毛澤東同志正確的軍事路線,他們否認敵強我弱的這一根本事實,過高估計自己,過低估計敵人,繼續推行冒險主義的&ldo;進攻路線&rdo;,李德在會上甚至提出&ldo;遊擊戰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紅軍應四面出擊,以進攻打亂國民黨的&l;圍剿&r;佈署&rdo;。在這種極其錯誤的觀點引導下,蘇區的軍民正一步步邁入危境。
1933年7月1日,中革軍委根據臨時中央的指示,發布了關於東方軍之組成及幹部配備和指揮關係的指示,正式命令紅一方面軍第三軍團和第十九師組成東方軍。任命彭德懷兼任東方軍司令員,滕代遠任政委,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
東方軍的任務是入閩作戰,爭取在二個月內,給國民黨第十九路軍以嚴重打擊,同時迅速擴大隊伍,然後同留在北線的部隊,一起夾擊撫州,並向南昌進攻。這個錯誤的決定將主力紅軍分成了兩部分,結果,在閩、贛兩個戰場上,紅軍都未能取得較大勝績。更為嚴重的是,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是在上海與日軍作戰後不久調防福建省的,是一支堅決主張抗日的軍隊。由於遭蔣介石的堅決抵制,被蔣一紙令下,調到福建參與圍剿紅軍,其領導人蔡廷鍇根本不願與紅軍為敵,且已下定決心反蔣。在這種情況下,本應對十九路軍實行以爭取為主的方針,但在左傾關門主義的錯誤指導下,東方軍仍對十九路軍實行打擊政策。使紅軍不僅在政治上帶來不利後果,而且削弱了雙方的實力,使紅軍失去對蔣介石第五次&ldo;圍剿&rdo;的最佳準備時機。蔣軍正是乘這個機會完成了對中央蘇區的碉堡包圍。
毛主席後來對此曾批評說:&ldo;結果是一個拳頭置於無用,一個拳頭打得很疲勞。&rdo;1933年9月下旬,蔣軍陳誠部乘我主力紅軍分離作戰之際,集中四個師的兵力,由南城、硝石向黎川發動進攻,一舉奪佔了中央蘇區東北部的重鎮黎川,正式開始了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ldo;圍剿&rdo;。
博古、李德等人在敵優勢兵力的大舉進攻下,完全拋棄了紅軍以前的作戰原則,推行軍事冒險主義他們提出&ldo;禦敵於國門之外&rdo;的錯誤方針,要求紅軍不放棄蘇區每一寸土地,在蘇區外戰勝敵人。紅五軍團遂依照總部下達的作戰命令,連續作戰達2個月,歷經洵口、硝石、資溪橋、滸灣、雲蓋山等戰役,不僅沒有殲滅和阻止敵人,反而丟失了若干地方,部隊已十分疲憊,在敵人碉堡密佈的陣地前,五軍團的進攻顯得十分被動,部隊傷亡慘重。直至10月26日,董振堂毅然向中革軍委發電,以部隊嚴重受損為由,果斷地撤出了戰鬥。
接下來的幾次戰役也都沒有打好,這種與敵人硬碰硬,完全拋棄了紅軍以前靈活多變的戰術原則,令軍團長董振堂感到深深的懊惱。而&ldo;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