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第1/2 頁)
諸葛玄當上了襄陽縣令,公孫恭為樊城長,李封為孱陵長,孫乾為沙羨長。
蘇雙因為出身貧微的原因,加上名聲不顯曹性稿費再大,也沒將他扶正,下雉縣長之位落到了豫州望族許家人手裡。
還好其也是酒囊飯袋,在曹性的好酒好肉,美女金錢的賄賂下,上表朝廷,讓代理縣尉曹勇、代理縣丞蔡先生、代理主簿錢商人得已轉正。
遊緝功曹蘇飛,成了縣尉曹勇麾下。
加上曹性這個湞陽縣令,當初曹性用作以點破面的荊州八縣,全在或間接或直接,全在曹性的掌握之中。
如此與滄海七城,遙相呼應,東海四城,連線雙方。
而荊州被收復的其餘三十二縣,亦還有大量曹軍勢力,前面安擦的官吏,保留了下來,其中縣尉有三名,功曹、佐史、鄉亭長官、小吏,數百名。
這也是曹性心情好的一個原因,加上他時刻提醒自己大度待人,因此對皇甫郯這種直言不諱的作風,並不牴觸。
以及對持才傲物的劉巴都十分包容。
被皇甫郯整得冷場,一時無言的曹性舉目看向北方。
不知出了什麼變故,但願左公一切順利,中平三年了,漢靈帝就這兩三年蹦躂了。
其死後,本還是小風小浪華夏大陸,頃刻間颳起了極地風暴,將整個漢皇朝最後的威望都磨滅乾淨。
好事多磨。
想通的曹性收回目光,重新掛上已成標誌的微笑:「荊州各方已經安定,我軍勢力與威望也已紮根,李典、蔡陽等重將,留太多在各縣,已無意義,諸位看不如召回一些,以備南下交州之時,領軍作戰。」
第166章 王睿接荊州
南下交州,進入山高皇帝遠的偏遠地方,與中原戰火、黃巾起義沒有關聯,就可以馬放南山,安心發現了?
這當然不可能,只聽說過打出來的天下,打出來的和平,沒有說談出來的天下,談出來的和平。
對於曹性預召回一部分將領。
陳楊點頭認同,但不忘謹慎的提醒一句:「荊州已平,召回一批將士理所應當,不過趙慈尚有五萬叛軍躲於武陵山中,與五溪蠻相互串聯,緊挨著的孱陵不可不防。
大江水道乃我軍重要交通樞紐,江夏乃咽喉,赤壁亦是喉結,不可不派兵。」
陳楊所說正是自己所知所想。
滿懷壯志的曹性說出佈局:
「孟先言之有理,赤壁、孱陵、襄樊、湞陽,東南西北各分一方,為荊州之四要點,某準備各留一萬正兵,及十萬屯兵。
各設一文官一主將,分別統管一方軍政。
北方,襄樊二城有諸葛玄、公孫恭,南陽鄧縣有王寧,武將有章陵長黃蓋、蔡陽長曹真,加上我軍中出來的縣尉、屬吏,文武最是雄厚,可保無慮。
東方有沙羨長孫乾,亦有下雉縣尉曹勇,加上江南四縣尉都是我軍將領,且有姻親江夏太守蔡瑁,及蔡氏一族,再有內河艦隊掌控駐紮赤壁,也可無慮。
南方湞陽有我在,又是我等根基最牢固的地方,自不必多說。
西方只有一城,有孱陵長李封,文有了,武再派一員大將,只需多多擴建加固城牆。
餘等重將,皆可召回。
不過孱陵這員大將,諸位可有人員?」
劉巴、劉賢已回到了家中,曹軍武將基本都還在任上,隨行多是文官。
如陳家父子,陳政、陳楊,皇甫家族兄弟,皇甫郯、皇甫新,王家族叔侄,王楷、王忠。
還有就是蔣琬、蘇雙、小吏寇光,及隨曹性遊學的糜威。
值得一提的是,寇光出自羅侯寇家旁支,而當初樊城射陳應時,給曹性掩護的寇家嫡系子弟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