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第三十二章 多線開戰
金燦燦的陽光斜照海面,如同在碧色的波濤中鋪就了一條金色的地毯。清涼的海風透過開著的小窗吹過,時而幾隻海鳥飛掠…… 如此風光自當神清氣爽、心樂人歡,可艙中的數十人卻毫無一絲的笑臉,當中靜坐的兩名中年男子鐵青的臉色中尚有一層灰敗,明顯是病癒不久之人。 &ldo;啪啪&rdo;,兩聲清脆的摳門聲後,一名壯漢推門走了進來,此人身高七尺有餘,胸間寬厚,膀背重實,精神十滿。逆鬢落腮的須子,形似鋼針,好似鐵線,一對大耳襯得長相很是兇惡。 這壯漢就是柴坤,進了船艙變&ldo;哈哈&rdo;大笑起來,&ldo;兩位老哥,看來你們的氣運確是沾上了黴星,這乾隆老兒的旨意來的還真不是時候。&rdo;說著將攥在手中的一卷明黃捲軸遞了上去。 一直處於非暴力不合作狀態的文壇和周青竹,聽到&ldo;乾隆老兒的旨意&rdo;一句登時來了精神,不理會柴坤的調侃,也不再訓斥他的大不敬,急忙上前抓過了聖旨。 文壇畢竟是沙場悍將,雖然大病剛愈可身手還是要遠勝過周青竹的,當前一步接過了聖旨。 這聖旨可不是常人可以看得到的,柴坤抓到那傳旨的侍衛後可是稀罕了好一陣子,他叫上了夏雄飛又命人找來了王權、柳風,四個人翻來覆去的…… 這玩意真假還要辯上一辯,柴坤他們是沒人懂,但傳旨的大內侍衛就在營中押著,他們自然知道這是真的。可文壇、周青竹二人雖是激動萬分,卻還是要仔細的檢視一番,縱然他倆知道義軍完全沒必要做個假的來騙他們。 聖旨作為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文壇是正三品的參將,周青竹則是從四品的知府,若真是乾隆下的旨意那就應該是貼金軸。因為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這聖旨的面底自然是彩緞(五品以下官員所受聖旨為白麵)。提花錦緞,這聖旨採用的布料,是&ldo;江寧織造&rdo;專供皇宮頒發聖旨而織就的,錦緞底紋有仙鶴、獅子、捲雲等圖案,絢麗多姿,雍容華貴 。 詔書均為一尺寬,聖旨兩端織成兩條提花翻飛的銀龍,&ldo;奉天誥命&rdo;四個篆字端莊古樸,望之令人頓生威嚴肅穆之感。 清代聖旨均用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合於中幅書寫日期,並鈐蓋&ldo;制誥之寶&rdo;。 &ldo;受命於天,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亦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rdo;《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這是&ldo;奉天&rdo;的來源。至於&ldo;承運&rdo;,又牽扯到鄒衍的&ldo;五德始終說&rdo;。 &ldo;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不是詔曰)任使需才稱職志在官之美……………勅命於戲肇顯揚之盛事國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彌勱制曰奉職無愆懋著勤勞之績致身有自宜酬鞠育之恩爾………………欽命文壇、周青竹二人……力求創功以尚吾天顏,欽此。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ldo;哈哈哈,哈哈哈&rdo;,只見周青竹看過聖旨後痛哭流涕,當即跪倒在地面朝京師方向叩首不以。而文壇也是一臉的慘澹,&ldo;諷議朝廷,罪應如此,罪應如此啊…………&rdo; 靠邊站的柴坤確是一直呵呵笑,這時看到二人如此,更是樂不可支,&ldo;這是老天爺的意思,你二人沒再為乾隆老兒賣命命了,我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