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5 頁)
出派兵保護使館。
三、天網恢恢“罪”與“罰”(3)
四月二十七日(5月25日),各國公使再次敦促清政府鎮壓義和團。同時,各國軍艦集結大沽口外待命。
五月初一(5月28日),各國駐華公使以保護使館安全為名,照會清政府,允許他們派兵進入北京。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先是不準,後經討價還價,始允許每國派兵三十名,駐華十一國公使,可派三百三十人進入北京。自五月初四(5月31日)至五月初七(6月3日)大沽口外各國艦船共有四百五十多名海軍陸戰隊兵士,乘坐由中方提供的火車,陸續抵達北京,進入使館區值勤。
五月十三日(6月9日),鑑於義和團在京郊的燒殺及大批湧入北京,各國駐華公使聯合決定,應向駐京使館區再增派保護力量。此前,各國政府電令各大使館相機行事,並指示大沽口外艦隊聽從大使館調遣。
五月十四日(6月10日),英國西摩爾將軍率領一支近四百人的部隊,從大沽口附近登上火車,經天津駛向北京。西摩爾的行動,並非英國一國的行動。此前的6月6日,他曾在自己的旗艦“百夫長”號上召集法、德、意、俄、奧、美、日等國軍官會議,為協調登陸作了詳盡安排。依據各國軍官協議,在西摩爾率四百人先行後,將另有一千五百多人接踵登陸入京。6月7日和8日,英國海軍部已致電西摩爾,授予他自主採取一切行動的權力。而就在他出發的前一天即6月9日,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爵士緊急電告西摩爾,請求軍隊火速趕往北京保護使館。因而,西摩爾率部西進是貫徹八國政府、八國公使意志的多國軍事行動。這支部隊過天津,又過揚莊,在白河大橋附近與聶士成武衛軍互相揮手致意,順利透過。由此可以證明的是:清廷並未下令攔阻這支部隊,而這支部隊的入京任務仍然鎖定在加強各國使館防務方面。行至“落垡”站,因鐵路被義和團破壞,這支部隊被迫下車,步行向廊坊趨進。由於沒有陸戰經驗,加上義和團騷擾及後勤不繼,西摩爾進京受阻,6月26日重回天津。
鑑於6月1日永清二教士被殺,6月2日北京麥加利銀行被燒,天津蘇家橋教堂被焚,6月8日京津鐵路被毀斷,6月11日日本外交官被殺,6月13日北京教民三百人被殺,所以各國使館加緊了調兵保護的步伐。
五月十八日(6月14日),二千四百多名聯軍士兵登陸,進入天津租界區,對各國僑民實施保護。
五月十九日(6月15日),大沽口外聯軍謀劃搶奪大沽口炮臺。
五月二十日(6月16日),英、德、日三國軍隊悄悄在大沽口附近登陸。當晚,俄國巴赫米季耶夫中尉代表聯軍向天津鎮總兵羅榮光遞交最後通牒,以“暫借”為名,要清軍在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凌晨二時前交出大沽口炮臺。
五月二十一日凌晨零時四十五分,大沽口炮臺守軍向逼近陣地的聯軍戰艦開炮。聯軍十幾艘戰艦在俄國基利特勃蘭特中將指揮下強攻大沽口炮臺。激戰六小時,炮臺失守。六十七歲的老將軍羅榮光戰死。
五月二十七日(6月23日),俄、英軍隊進攻天津外圍清軍防地軍糧城及東局子軍工廠。至六月初一(6月27日)東局子被攻破。
六月十三日(7月9日),聯軍攻佔天津城南八里臺,直隸提督聶士成戰死。
六月十六日(7月12日),聯軍一萬四千人直薄天津城下。俄、德軍攻東門,日、英、美軍攻南門。六月十八日(7月14日)天津陷落。
七月八日(8月2日),八國聯軍司令部在天津成立,尚在路途中的德國將軍瓦德西被推舉為總司令。聯軍總數約四萬人。
七月九日(8月3日),聯軍決定進軍北京。
七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