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ldo;我……&rdo;
&ldo;母親有一點做的特別好,之前我不明白,現在總算能看出點門道來,母親要的就是家寨寧靜。&rdo;六娘子看了一眼七娘子道,&ldo;母親遇事喜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一點大姐姐和母親的處事方式很相似。可是方才那哭著嚷著跑到大姐姐跟前的方姨娘則就是那種喜歡把事兒鬧大的性子,這樣的性子說的好聽是不服輸,說的難聽就是愛找事兒。如母親或者大姐姐這樣,才能把日子過順了。你能絆住一個姨娘,難不成還能絆住所有的姨娘嗎?&rdo;六娘子說著在心裡嘀咕了一句,除非這個男人這輩子願意一夫一妻,這樣的事兒擱在古代雖也有,但卻是極其少數的了。
&ldo;你又沒嫁人,別以為能講出些頭頭是道的道理就很了不起了。&rdo;七娘子瞪了她一眼,顯得有些不服氣。
六娘子忽而笑道,&ldo;偏可惜我就是比你要知道的多,你若不服氣,就好好想想如何能做到大姐姐一半的好吧。&rdo;說著,她又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七娘子道,&ldo;直到三姐姐出嫁的時候我才發現,咱們做姐妹的有今生沒來世,一旦各處嫁了,要再如做姑娘的時候這般聚在一起就難了。所以陸雲歆,就算你再討厭我,那些道理我還是要念叨給你聽的。&rdo;六娘子說完便是不理會七娘子的怒瞪白眼,徑直進了小樓前院。
-------※※--------------※※--------------※※-----------※※-------
不得不說,吳家辦事兒很有效率,雖有些殘忍,但六娘子覺得這種事情一旦定了還是越早處理越好。可明明不過是一副最最溫和的湯藥,但據說卻差點要了方姨娘的命。
其實本來國喪期已過半,且臨安又遠離宣城,吳家又是商賈之家,子孫輩裡又無人為官,一個姨娘懷了身孕,倒是也無傷大雅。但偏偏吳家老太太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在六娘子看來,無非是殺雞給猴看。
原因很簡單,商賈世家和官宦人家一樣講究嫡庶高低之分。除非頭婚新婦進門久時未孕,不然但凡是講究些的人家大多都不會讓姨娘先生下庶長子女的,這是大忌!
後面的事兒到底有些少兒不宜,初娘子就算再寬心,也不會讓六娘子和七娘子參和進來的。可這廂瞞著遮著不說,卻不代表六娘子和七娘子沒法子知道後續了。事實上,之後的事兒茵姐兒早就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訴了她們。不過茵姐兒說的時候,不免也流露出了一些對方姨娘的憐惜來。
&ldo;到底還這麼年輕的,我聽聞屋子裡的小丫鬟說,那東西掉下來的時候,方姨娘整張臉都是煞白的,疼的已經癱在床上了。&rdo;茵姐兒皺著眉,輕輕的嘆了口氣。
&ldo;這兩日路過百花園,都是死氣沉沉的。&rdo;七娘子點點頭。她口中的百花園正是方姨娘和劉姨娘一同住的小院。
茵姐兒看了她一眼,微微的縮了縮脖子道,&ldo;可不是,後來大夫來瞧,說姨娘身子虛,這胎沒了,以後怕是難懷上了。&rdo;
七娘子聞言卻是不假思索的冷哼了一聲道,&ldo;這還不是她咎由自取,她本也只是個姨娘,竟然妄想……&rdo;可她話還沒說完,嘴就已經被六娘子塞過來的芙蓉糕給堵了個正著。
&ldo;茵姐兒這些話也就在我和七妹妹跟前說說,切莫再往外頭傳了,畢竟不是好事兒,多說了難免惹是非。&rdo;六娘子一邊笑著將裝了芙蓉糕的盤花瓷碟推到了茵姐兒的面前,一邊狠狠的回瞪了一眼七娘子。
七娘子一怔,忽然想起茵姐兒也是庶出,這才堪堪的嚼了嚼嘴裡的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