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2 頁)
其二是認購國債。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曾發行過多期國債,其中第一期救國公債就達5億元。購買者半數以上為海外僑胞。其中,緬甸專門成立了150人的緬甸華僑公債勸募委員會,部分僑商變賣了仰光安溪會館、南安工等會所產業購買救國公債。抗戰勝利後,這批國債不少並沒有兌現。有學者統計,1937至1939年間華僑購買國債達11億元,佔這段時期發行國債總額的三分之一強
其三是僑匯。僑匯是華僑匯給國內親人用以保障日常生活的贍養費。僑匯的數額以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為分水嶺,之前平均每年約3億元左右,之後僑匯數額劇增,1938年6億元,1939年約12億元,1940年15億元,1941年約20億元。考慮到當時中國政府發行的法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關係,這些僑匯所發揮的作用比其實際價值更大。整個抗戰期間的僑匯收入,既彌補了中國的貿易逆差,還被作為發行紙幣的基金,起到了穩定戰時經濟的作用。1941年1月初,孔祥熙在《三十年來之我國財政》一文中說:&ldo;我國抗戰已三年有半,財政金融基礎仍異常鞏固。&rdo;他認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ldo;海外華僑有大宗匯款回國,充實外匯&rdo;。
其四是物資援助。除了經濟支援,南洋華僑還向國內捐獻了包括藥品、車輛、服裝以及飛機、槍械等緊缺的戰時物資,據史料記載,在抗戰初期,每日軍火輸入量都保持在300噸左右,極大地緩解了內地物資上的燃眉之急。以藥品為例,抗戰期間國內急需金雞納霜(奎寧丸),出產地在爪哇,南僑總會發動印尼華僑購贈,一次就送來5000萬粒。另以汽車為例,當時國內路上跑的許多卡車、救護車,都是華僑捐獻,不少車輛上都印有&ldo;xx華僑號&rdo;、&ldo;x地華僑捐獻&rdo;字樣。據統計,從1937年下半年至1940年初,華僑捐贈的各種物品,總數在3000批以上。
其五是投資實業。抗戰期間,部分愛國僑胞踴躍回國投資,開發西南、西北資源,生產礦物、藥品、食糖等戰時急需物資,成為中國戰時工業生產的重要支柱。如陳嘉庚等人籌資50多萬元建立重慶製藥廠,生產藥品達90多種。馬來西亞閩籍華僑王振相投資70萬元,與國內合資在西南建立一家膠輪複製廠,不久就修復舊輪胎1萬多個,為祖國節約外匯2000多萬元。
除了經濟和物資上的支援,成千上萬的南洋僑胞,先後組建了前線、敵後華僑服務團,救護、運輸傷兵的華僑救護隊,還有在滇緬線公路搶運戰略物資的華僑機工,在各條戰線為祖國的抗戰出力,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
所以當年春晚一首《中國心》,才在海內外引發如此共鳴。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仍是中國心。這句話,就是本個副本的全部中心思想了。】
【本章樂景的轉變,你們應該也看到了。樂景的轉變也是我的轉變。我太自大了。我以為我可以寫出一個改變世界的主角,卻生生塑造出一個自大狂。謝謝所有讓我認識到這點的讀者,謝謝你們讓我進步,我愛你們。】
第42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2)
林僑生回到家,飯都顧不上吃,就先從布袋裡取出那兩本書來。
他珍惜且喜愛地摩挲著光滑的書皮,嗅著淡淡的油墨香,快樂得恨不能高歌一曲。
他迫不及待地翻開《悟空傳》,津津有味的繼續讀起來。
待到太陽西下,房間裡漸漸暗了下來,已經無法辨認出紙頁上的字跡來。他連忙放下書,點起了桌上的煤油燈,繼續看了起來。
這一看,便是天光大明。
待到他淚流滿面地合上最後一頁書,聽到屋外的雞叫聲時,才恍然驚覺他竟然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