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圖16 德埃斯坦與拜倫進行的海戰
拜倫指揮英艦的攻擊至此為止,攻擊中他利用了風的有利條件和法軍後衛的混亂狀態使其取得了主動。應該看到,這樣不失時機地攻擊處於一片混亂之中的法軍後衛,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值得懷疑的是,是否允許巴林頓的3艘艦象他們實際做的那樣,離開艦隊其餘艦那麼遠。至於應不應該全面追擊,則應全面考慮。例如,當依據數量上的優勢,不管這種優勢是原來的,或者是後來取得的,或者是由於總的態勢造成的;當最初投入戰鬥的戰艦不會在數量上被超過許多,或者在支援部隊到來之前不會遭到壓倒多數敵艦的集中攻擊,或者是在必須進行迅速攻擊否則敵人可能會逃跑時,是允許並適合進行全面追擊的,而當時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不應該讓&ldo;康沃爾&rdo;號、&ldo;格拉夫頓&rdo;號和&ldo;獅&rdo;號採取這樣的航線,而讓敵人,幾乎是迫使敵人不得不集中火力。因為對這次戰鬥的詳情瞭解不多,只能指出這些不足,不能再做更多的評論,也不能把這些都說成是艦隊司令的過錯。
直到這個時候,法國艦隊仍遵循他們的傳統政策,一直處於嚴格的防禦狀態。當時曾有過一次進行進攻性作戰的良機,它是對德埃斯坦的技能的考驗,為對其進行正確的評價,有必要了解一些當時的情況,此時,兩支艦隊都右舷戧風航行,航向北(b、b、b),法軍位於下風。儘管法艦沒有組成很好的戰鬥隊形,可他們的動力卻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損傷,而英國艦隊,由於進行了不適當的攻擊,已有7艘艦嚴重受損,其中4艘‐‐&ldo;蒙茅斯&rdo;號(a&pri;)、&ldo;格拉夫頓&rdo;號、&ldo;康沃爾&rdo;號(c&pri;)和&ldo;獅&rdo;號(c&pri;)‐‐喪失了作戰能力。到下午3時,後面的3艘艦落後了1裡格 [ 譯者註:1裡格約為3海里。 ] ,並位於英軍戰列線的下風很遠,實際上他們距法軍戰列線比距英軍戰列線更近。而英國艦隊的速度必須與戰列線中因遭受損傷而航行緩慢的艦船的速度保持一致。上述這些情況強有力地說明瞭英國艦隊的困難局面,是由於它遭受的損失集中落到幾艘艦船上,而不是由所有的艦船均攤所造成的。10艘或12艘幾乎未受損傷的戰艦不得不減速以適應受傷艦船的航行速度。此時,德埃斯坦有25艘戰艦,而拜倫能夠集中起來的戰艦隻有17艘或18艘,而且與之相比既慢又不靈巧,它們位於法國艦隊的上風,並且還應該看到,為要照顧位於上風的運輸船隊和位於下風的3艘失去戰鬥能力的艦船,英軍在戰術上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有3種方針可供法國艦隊司令選擇:(1)他可以繼續向前行駛,並接連不斷地戧風轉變航向,使其位於拜倫和運輸船隊之間,使他的快速帆船插入運輸船隊之中;(2)他可以使其艦隊一起戧風轉變航向,並勇敢地面對著英軍戰列線遂行一場大戰;或者(3)在逆風換戧之後,能夠攔截3艘失去戰鬥能力的英艦,從而實施一場不具任何危險的大戰。
德埃斯坦沒有按上述三種方案中的任何一種去做。有關第一種方案,當他聽到一些對艦隊的批評意見後,他寫信給國內人士解釋說,他的戰列線太混亂了,不允許他那樣做。不管他們在航海技術上相差多麼懸殊,就當時這兩支艦隊的有關的運動能力而言,很難令人相信這個計劃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第三種選擇可能會出現最有利的態勢,因為它能夠使敵主隊與其傷殘艦船分開,並可能會激怒英國艦隊司令在最不利的情況下發動進攻。英國當局曾指出,拜倫說過如果這些傷殘艦船遭到了攻擊,他可能會再次發起進攻。下午3時,德埃斯坦使其艦隊一起戧風轉變航向靠近背風艦組成了戰列線, [ 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