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2 頁)
她不斷激勵他,推動他闖出他的狹小天地。進入漢考克公園(hanck park),和新興的企業家接觸,這些企業家正在踏上洛杉磯權力的寶座,其中之一就是經營利頓工業公司(litton dtries)的企業家特克斯桑頓(tex thornton)。最重要的是,她引導他駛出了舊秩序的包圍。這與他的本性格格不入;他喜歡循規蹈矩,井井有條,甚至晚上睡覺前,衣服都要掛得整整齊齊,領子摞著領子。她曾經告訴朋友:他是一個極有條理的人,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事情。每當巴芙敦促他前進時,他常常說:&ldo;夠啦,這是在修改前例,我不需要什麼變化。&rdo;然而,這不是他的全部,另一方面他深深懂得非變不可的道理,報紙必須一反舊貌,因為世道在變,最直接的是他們所處的社會在變。(雖然她在改變舊秩序,但並非真正的革命;如果《明鏡》報社會問題記者在節日盛會後,發一張一臉怨煩的司機靠在轎車上的大幅照片,這位記者就得捲起被蓋,另找工作。)她不停地推動諾曼進入他不願涉足的領域。諾曼本人在財產事務方面得心應手;他主管報紙的財務,幹得十分出色。從嚴格的財政意義上說,諾曼錢德勒經營的《洛杉磯時報》在當時全國報界堪稱首屈一指。奧蒂斯將軍和哈里錢德勒建立了非工會的牢實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他能放開手腳地試用現代化技術,這遠非其他出版商可以相比的。巴芙從未乾預報紙的管理業務,但在公共事務方面,她總是揚鞭策馬的人;為空氣汙染的研究和立法而奮爭,為婦女較好的物質條件和報酬而奮爭。她按她的理想將兩家報紙的婦女欄目辦成了她自己的事業。
她透過婦女欄目對洛杉磯當時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重要性不容低估。舊的社會秩序對她的蔑視,加予她的傷害,使她決心一改整個城市的舊規。其工具就是《洛杉磯時報》的社會版,她褒揚自己尊敬的人,而懲治那些跟不上改革的舊派人物。這根槓桿很有力量,再加上掌握在一位胸有城府,奮進不息,狡黠機智,還有點冷酷無情的女人手裡就更是如此了。不過,她的一些業績只是順應必然之舉。對於困守社會地位的舊家族來說,美國無處不是困境。而巴芙錢德勒卻在洛杉磯加快了這個必然程序的步伐。過去,該報的社會版反映的是傳統的秩序。《時報》專欄小心翼翼地提到青年女子協會和美國革命女兒組織(dar)的作用時,僅僅羅列一些各地的名人,使城裡人不至於忘記外界的存在。沒有任何爭論的東西見報。
現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世道開始變了。要警惕,不可太快,野蠻人蜂擁而至是不行的,人們還保持著一定的標準。眼下,她扮演一類新型的婦女,一個行動者,一個活動家,充當社團的領導,成為一群意氣相投的婦女的領袖。由《時報》發起,設立了年度最佳婦女獎,選拔洛杉磯女傑。這些婦女在社團和社會活動中有所建樹。〔沒有政治色彩,早期獲得者沒有一人參與公民權利的政治活動。那時,從政界脫穎而出的應推帕特尼克森(pat nixon)、羅絲瑪麗伍茲、貝蒂羅賓斯霍爾德曼(betty robbs haldean),後者是鮑勃霍爾德曼(bob haldean)的母親。西澤查維斯夫人(rscesar 插vez)自不待言。〕活動分子參加提名,而人選的決定反映著巴芙錢德勒的意願。她要獎勵誰就獎勵誰,她所不悅的人,永遠默默無聞,暗淡無光。內中含義一清二楚:洛杉磯的社會是新社會,表彰的人是優秀分子,是效仿的楷模。
她在《明鏡》報也建立了同樣的獎勵體系。一天早晨她大駕光臨,召集婦女版的編輯開會,宣佈她帶來的新的構想。又是一個榮譽體系,稱做&ldo;生活中的最佳服裝&rdo;(best dressed for your life)。社會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