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在趙地附近的秦軍多達30餘萬,就只算王離圍攻鉅鹿的兵力也有10餘萬,我河北軍團區區2萬餘,若莽撞行事,無異白白送死,不如保留實力,以待機會!」
兩位特使極力哀求,陳餘隻好派出5千軍隊,由兩特使率領偷偷入城。
但這個特遣部隊的行動,早被王離發現,尚未近城使被擊得潰敗。
正當鉅鹿的守軍即將崩潰之際,卻傳來振奮人心的好訊息:滯留安陽的楚國主力部隊,在項羽率領下急速北上,先鋒部隊甚至已渡過黃河,即將接近鉅鹿戰場了。
章邯vs項羽,智將對猛虎
在秦軍主將章邯的心目中,鉅鹿也是個大會戰的主戰場。
章邯雖然擁有30萬大軍,其實也是相當麻煩的。所有的糧秣完全自理,關中不可能作任何補給,尤其進入11月寒冬後,運輸困難,因此章邯也認為唯有速戰速決,才可解除秦軍的危機。
「在鉅鹿將一切問題都徹底解決吧!」
因此他也將兵力全部部署在這一帶。
主力軍由自己率領,坐鎮鉅鹿南方的棘原城,約有20餘萬人馬。
前鋒部隊由一向謹慎富謀略的王離率領,將鉅鹿城團團圍住。
由於補給困難,任何糧秣都不得失散,章邯乃在棘原到鉅鹿間建立市道,直接通往黃河附近。南道是一種兩邊用土牆圍住的通路,避免有人來劫糧。
章邯派軍團中最勇猛的大將蘇角率軍巡迴保護兩道,由於蘇角以殘忍善戰聞名,沒有一個諸侯敢來動劫糧的腦筋。
負責補給工作是經驗豐富的老將涉閒,他坐鎮在鉅鹿城外大營中,指揮人員調派及後勤支援事宜。
嚴格來講,秦軍組織嚴密,是屬「黃金」陣容,尤其主將章邯足智多謀,善於調派集結軍力,更使秦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以人力部署來講,在鉅鹿平原駐紮的秦軍,光王離和蘇角的軍隊,便超過10餘萬人。
楚軍顯然居於劣勢,各地來的援軍不多,大多以5千到1萬之譜,鉅鹿城內的趙軍雖號稱5、6萬,但大多是後勤人員,真正作戰部隊不到3萬。尤其長期被圍困下,士氣低落,能否打場硬戰,頗讓人懷疑。
惟一能用的是項羽自己的主力部隊,約有7萬餘,若發動內外夾擊,兵力或許可勉強敵得過王離軍團,但章邯駐守南部棘原尚有二十萬秦軍,隨時可能支援。因此,項羽惟一的勝算是閃電突擊王離及蘇角軍團,讓章邯來不及支援,便能順利解開鉅鹿之圍。若是一擊不中,想要和章邯的黑衫軍長期對陣,就算項羽再勇猛,也毫無勝算機會。
這一點,身為策劃主導者的范增,心中非常清楚。
攻打甬道,突擊策略
愈接近黃河,北岸秦軍活動的情報愈多,范增便愈感心焦。
倒是項羽十分放得開,為顧及全軍士氣,他不讓北征的楚軍完全知道真實的情報,而且顯得自信滿滿。他還將思考性工作完全交付給范增,自己則整天高高興興,盡情唱著行軍歌鼓舞士氣,浩浩蕩蕩地領軍向北行進。
每到深夜,范增才到項羽營中共商大計。
「惟一的機會是突擊!」
「那就這樣幹吧!」
項羽那股毫不在乎的語氣,與其說是大軍統帥,不如說更像一位想惡作劇的頑童。
范增心中不禁暗想:「不知輕重的傢伙!」但還是接著說道:「章邯在鉅鹿附近建立運糧甬道,效率很不錯,只要前方不缺糧,我們便很難有突擊的機會。王離軍的部署,嚴密而體系分明,幾乎沒有可乘之機。
「甬道這麼重要,那麼我們就攻打甬道吧!」
項羽很直覺地表示他的自信。
范增心中暗叫道:「我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