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桃花宴(中)(第1/2 頁)
涼亭上頭是南康長公主同廬陵公主笑道。
“今個咱們也不用想太多,既然是春日桃花宴,且讓人撤了這帷幔如何?左右郎君們年紀不大,我們這些婦人,也都是高門大族,經歷過世面的,也無大礙,如何?”
南康長公主既然開了口,旁的貴婦人自然喜不自勝,若是自家的小郎君能夠得了王謝家宗婦的賞識,未嘗不能獲得幾位王家名士,謝家將軍,抑或是大晉第一才子謝三郎謝安的教導呢?更何況南康長公主膝下已有二女,年歲尚小,過幾年怕也要相看夫婿。
一位穿著華麗妝服,顯得豐腴的貴婦人笑道。
“長公主殿下所言甚是,我們廬陵那裡也常常舉辦宴會,因著小郎君年紀小,大抵上我們規矩教的不錯,可以相互交流的,現今陛下也提倡民風開放,我等世家當率先典範。”
阮容看了一眼,知道此乃廬陵何氏,宰相何充的夫人。她只養了一個獨女,閨名法登,許給了琅琊王氏王右軍的侄子王知康為妻。
她膝下並無兒息,自過了何充五弟何準的何放為嗣子,對其疼寵備至。何夫人原來是河東安邑衛氏的姑娘,出自儒學大族,當年在閨中也是打過招呼的。何充居宰輔之重,權傾一時,廬陵何氏在世家裡亦是有著威望的,何準雖是他的弟弟卻散帶衡門,不及人事,唯誦佛經,修營塔廟而已。何準之女何法倪今年年滿十三,據說是天姿國色,頗為好顏色好禮儀。
當下頷首一笑。“甚是在理。”
其他貴婦人連忙爭先恐後的附和道。
江州刺史溫嶠的夫人王氏連忙也笑道。“婦人也瞧著極好,想見見這一輩的小郎君們生的可好?”
她們大多都是同一時代的閨中錦繡,又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段紛紛出嫁,然後就成了當家主婦,宗婦,大的年紀不過三十五六,小的年紀二十五六,總歸都育有子嗣,因著世家大族,對女子身體最為重視,大部分都是二十歲後才誕育嫡長子,家教甚嚴,因而夫君大多少妾甚至無妾,若有妾室,也鮮少誕育子嗣,世家聯姻,也多為了血統純正。
這時候阮容有些感慨的看著琅琊王氏年輕的右軍大人王羲之的夫人,此人乃書法名家郗鑑之女,名郗璿,字子房。她書法卓然獨秀,被稱為“女中筆仙”。教導兒郎更是典範。這已是她們成為富人之後的第二次見面了。
當下相互見禮。
“早就聽說王夫人是一位很有教養的賢淑女子。書法卓然獨秀,早年在閨中之時常有聽聞,仰慕之至,今日見來,深覺知名不虛傳,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非夫人不是。”
“陳留阮氏向來以風流出眾為名,早年曾知謝將軍迎娶謝夫人,十里紅妝,京門風月,只因當時懷有大郎,未曾來此,後又瑣事多年,一直為不能與夫人相交抱憾,今日相見,也了平生之憾。今日斗膽稱妹妹玉容風姿,姐姐自愧不如。”
兩夫人相見恨晚,一時眾人之恭敬聽著。就連南康長公主此時似乎也驚詫不已,很是讚許。
撤去帷幔之時,那邊小郎君們的眼睛紛紛不自然的都朝這邊來了,唯獨,王謝家的兒郎,似乎渾不在意。
依舊是隔著看似朦朧的一排排桃花,謝令姜突如其來的問好叫這兩個娘子都有些驚詫不已了!
桓玉霞是駙馬都尉大將軍桓溫的掌上明珠,比之長女桓伯子尤有甚之,從小就養了嬌矜無比的性格,何曾想到有人居然敢當面這樣警告的同她說話?
“你是誰呀?是什麼人?從未見過你,居然這般放肆?竟敢在本宮面前這樣說話?連行禮都不知道的嗎?你們家就是這樣,教你規矩的?”
桓玉霞私底下都是自稱本宮,因著她一出生就差點被先帝封為了縣公主,但最後不過是她長姐桓伯子得了郡主封號,不能逾越過去,但是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