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3 頁)
二十一、風中殘燭
曾國藩晚年老病纏身,猶如風中的殘燭,隨時有可能熄滅。而其道德文章,已臻於大儒之境界。百年以下,曾國藩肉身雖朽,冢墓丘墟,而其功在中華,遺愛在民,為後人譽為&ldo;三不朽&rdo;之完人,其嘉言懿行已內化於我民族精神之中,成為中華文化復興中可資借鑑的思想資源。
附錄:曾國藩家族世系簡表
跋
自20世紀80年代末起,讀書界出現了一股不大不小的&ldo;曾國藩熱&rdo;,一直延續到新世紀初,坊間有關他的各類書籍,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造反有理的革命年代,曾國藩被視為反動派,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劊子手,不可能出版他的傳記。&ldo;文化大革命&rdo;結束後,泛政治化的流風遺韻尚在,斯時出版的曾氏傳記,仍以階級鬥爭史觀裁判歷史人物,其內容與結論可想而知。之後商品經濟大潮席捲中華,書商們借曾氏大名炒作文化快餐,肆意塗抹,塞進了不少望風捕影的私貨,就更是等而下之的垃圾了。曾國藩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在近代史上起了怎樣的作用,怎樣看待他同太平天國的那場殊死戰爭,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何在?十幾年來,沒有一部詳實、真切的曾氏傳記來告訴我們這一切。所以編輯約稿時,筆者略費躊躇,便選定為曾國藩寫一部評傳。
筆者撰述此書的宗旨,第一是真實,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用第一手史料說話,用同時代的、可信的公私文獻說話。當然,史料中包含的資訊也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殘缺不全的。所以,歷史人物無法完全復原,能夠近似地復現歷史人物的本來面貌就很不錯了。為此,書稿不吝大量引證史料,雖不敢說無一字無來歷,但力求言出有據,是做到了的。
古代撰史者,提倡德學才識四者的統一,其中史德,也就是著述人的居心,尤為重要。作者對自己所表述的歷史人物應該抱有&ldo;同情&rdo;,心存恕道,時不時地做一下換位思考,想一想自己若處在傳主當時的情勢下,會當如何?如此,才能真正進入你寫的那個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於情感,甚至感受到一種心靈的相通。抱著這種心態讀古人之書,就彷彿同一位位嚴肅而睿智的先賢對話,進而對你所寫的時代、社會與人物獲得更為貼切的認識。
真實而外,再就是評論了。古代私家撰史,都可以說是評傳,譬如《史記》每篇傳記之後的&ldo;太史公曰&rdo;,《漢書》每篇之後的&ldo;贊曰&rdo;,都是評傳之一種。後來官修史書,也難脫其窠臼,一部二十五史,直至清史稿,都帶有評傳性質。而且史家都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之人,行文走筆之際,感情不可能不灌注於筆端,讀太史公、班孟堅的書,沉鬱而又飽含激情的文字下面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感動並激勵著一代代讀者,古人甚至有以《漢書》佐酒者,歷史由是展示著自己的價值與文化傳承功能。如此,歷史並非客觀、真實二詞所能包攬,歷史的撰述,亦應飽蘸激情的筆墨,給讀者以感動。當然,激情中仍應保持足夠的理性判斷,不溢美,不隱惡,不以成敗論英雄,太史公樹立的這個傳統,應為良史之標準,史家之圭臬。
寫曾國藩些什麼,當然是這個人。就時代情勢而論,曾國藩的處境類同於孔夫子,孔夫子生當&ldo;禮崩樂壞&rdo;的衰世,他四處奔走,呼籲君主們克己復禮,維護禮制與傳統價值。他知其不可而為之,四處碰壁,皇皇如喪家之犬,其志可欽,其情可憫,其不遇可悲。他只能透過課讀,向弟子們傳授他的理念,雖齎志以終,但數百年後,其學說被定於一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至深且巨,可謂大成功者。曾國藩亦遭逢大亂,以一介書生出任艱巨,艱難竭蹶,力撐危局,最終敉平大亂,再造中興。在事功上,他比孔夫子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