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許濟獻屯田(求訂閱)(第1/2 頁)
曹操聞得許濟之言,心中激動,趕忙問道:“伯雅所言,乃是何策?”
“濟之所獻,乃昔日漢武皇帝於西疆所設的屯田之策。”
說起屯田,曹操也是知曉,在秦漢時期屯田就已盛行。
只不過之前屯田一直是設在邊疆之地,因中原地區土地珍貴,人口繁茂,土地大都有主。
曹操凝思片刻後,道:“伯雅此策當真可行?。”
“必然可行。”許濟向曹操行禮後,又繼續說道:“中原地區,處四戰之地,近些年來兗州頻遭戰火,
以致兗州百姓多逃往荊州等地,人口之失,猶如災難;
如今整個兗州已人口減少,土地荒蕪,以致兵源枯竭,稅賦不足,他日若是與人征戰,必成掣肘之禍。”
東漢末年時,這次屯田是非常有成效的,歷史上已經證明,棗舐與韓浩僅僅在許昌附近屯田一年,就得糧百萬斛,雖然剝削十分嚴重,但至少也能讓那些勞作的人活的下去。
而且許濟如今提這建議,就是不會像棗祗、韓浩那般心黑,為了使曹操看到屯田的成效,對軍民兩屯進行嚴重剝削。
當時民屯都以流民為主,他們沒有土地,土地是屬於兗州官府的。
所以他們也極為勞累悽慘,因為官府的收取比例十分嚴重,那些使用官府耕牛農具者,收成以官六民四為分;而使用百姓私牛私物者,官民五五而分。
雖然這樣也能讓屯田百姓活的下去,但許濟覺得多種少收反而更好,兗州此時有如此多的無主之地,不如讓百姓多開墾一些良田,到時再設獎勵,只要開墾越多,糧租比例就越少。
曹操見許濟說的如此肯定,心中已經決定可以尋一地小試一翻,若是可行,到時再做不遲,於是曹操接著開口問道:“伯雅可知此策該如何實施?”
“濟之建議,可設軍、民兩屯,軍屯可設於兗州交界之地,以老弱兵卒為主,戌城士兵為輔,使兵農合一,以農為戰;
軍屯可由軍將吏自行勸課耕作,除此之外,當設一軍屯司對軍屯所在之地,進行管理。
民屯則是與軍屯司相仿,設一民屯司,由民屯司招回流亡人口,分給無主荒地,於每郡國尋一縣之地,並貸以犁、牛讓其築田;
到時民屯司可命人將逃於荊州的萬戶流民招回兗州,濟料這些百姓若聞本土安守,必企望思歸,使得流人歸還,只需不出三載,兗州必定糧倉豐實。”
曹操聞得許濟的長篇大論,心中頗為動心,於是開口向許濟問道:“操若將此事交於伯雅,伯雅可能為之。”
許濟見曹操欲將此事託付自己,於是躬身一拜:“濟遵命,不過濟想要向主公要兩人,協助濟行這屯田之事。”
“伯雅所要何人?”
“東阿令棗祗,護軍韓浩。”
“好,待會操就命人傳令,讓二人來這鄄城,與伯雅商議屯田之事。”曹操聽得許濟要這二人協助屯田,倒也不曾吝嗇,大手一揮,便允了許濟要求。
見得主公同意自己所提要求,許濟又開口道:“如今兗州若想行這屯田,還需人口牛具,濟知有一地,那裡不僅有十餘萬流民,且牛耕用具亦是不缺,主公可命人前去取之。”
“伯雅所說乃是何處?”曹操聽得有一地有如此多的人口農具,且對屯田大業有大用,兩隻眼睛瞬間就冒出幽光。
許濟拱手回道:“汝南。”
“伯雅所說可是汝南黃巾何儀、劉闢等部?”這時荀攸上來問起許濟。
“正是,汝南黃巾尚有十餘萬人,若是能將其收入民屯,只需三年,濟每年交百萬斛糧於主公。”
曹操聽得許濟之言,心頭大喜,走下主位,來到許濟身前,緊拉住許濟的手,口中道:“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