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捕快”老李(第1/2 頁)
約翰和孟超告訴車伕去城外鵲鳴山,鵲鳴山離春江府城內四五里,比較幽靜,行人不多,適合動手。 車伕說路程太遠,要加錢,二人同意,兩個車伕拉著黃包車奔向鵲鳴山。 老李在後面緊追不捨,不一會兒,他們出了城。 到了鵲鳴山下,這裡很幽靜,幾乎沒啥人。 山上一大片竹林,山下很多古樹,一個很大的池塘,種滿荷花。 孟超和約翰看這裡附近無人,讓車伕停下,付了車錢,讓車伕離開。 車伕轉身拉著空車回了春江府。 二人抱著肩膀站在竹林旁,看著漸漸走近的老李。 老李遠遠的看見二人出了城,到了這個幽靜之處,就知道約翰發現了自己跟蹤,這是故意把自己引到這個僻靜之處下手。 他暗暗著急,回頭看看,拔都沒有跟上來…… 他只能自己過去了,他看離約翰還有二三十米遠,就讓車伕停下,下車付了錢。 多給了一塊銀元,他讓車伕回去,他悄悄對車伕說, “如果遇見那個高大的蒙古人,給他拉來,價錢雙倍。如果那個蒙古人上了別人車,你遇見了就告訴他,我在這裡的位置, 這龍洋也是你的了。 你要是遇見了不告訴他,我明天會去街上找你麻煩。” 車伕很高興,連連點頭答應,這對他來說是筆飛來之財。 看著三個黃包車伕走遠,鵲鳴山下一片安靜,老李回頭看了一眼,拔都還是沒跟上來…… 他摸了摸懷裡的短槍,就走向了約翰和孟超。 約翰看著慢慢走近的老李,問道:“你為什麼跟蹤我?” 老李反問道:“你說呢?” 孟超說道:“你剛才在衙門口假裝睡覺,你是誰?跟著我們想幹什麼?” 老李慢慢靠近,打量了孟超一下,他看出來這人是個練家子,會功夫的人氣質不一樣,怎麼說呢? 站姿可守可攻,氣定神閒。 老李心想,不能暴露自己是陳府來救孩子的,會把事情搞複雜。 自己還不能示弱,要嚇唬嚇唬這倆人。 他有了主意,哈哈一笑:“你們知道我為什麼來跟蹤你們麼? 我是朝廷京城捕快,你二人做了很多案子,我跟蹤你倆很久了,要緝拿歸案,找了你們很久。 昨天,我來春江府辦理其他事情,和你們住一個客棧,被我發現你們在春江府。 我看你們出門,我跟蹤到了衙門,你倆是不是去衙門偷盜去了? 說!去衙門都偷了什麼? 我本以為你倆會回客棧,沒想到到了這裡,想引我來這僻靜之處動手是吧? 我已經讓同來的十幾個捕快各路口堵截,還有捕快正在趕來,你倆束手就擒吧!” 約翰和孟超對視一眼,本來二人以為老李是和陳府綁架案有關,是陳府派來的人。 聽這意思是京城的捕快,是為了別的案子碰巧在春江府遇見,來抓自己的。 二人將信將疑,不過做賊心虛,還是四處張望一眼,看有無伏兵。 二人聽說老李是朝廷捕快,也不敢隨意殺人和得罪,倒是打算花錢收買…… 在古代,捕快的設定,目的在於維護地方基層治安和緝拿盜賊,類似現在的警察 。 歷代都建有不同的抓捕盜賊的制度和崗位:秦漢時期,鄉里的“遊徼”、亭裡的“亭長”,就是專門負責治安的崗位。 亭長:秦官名,屬於低於縣二級的行政建制長官,級別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斬蛇起義的漢高祖劉邦就幹過這活兒,不過他是捕快的頭。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群儒曰:漢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蓆販屨,又何足為辱乎? 諸葛亮說的意思是:漢高祖劉邦亭長出身,終得天下做了皇帝!那麼,劉備織蓆子販賣草鞋,想爭天下, 又有何丟人的呢? 到了唐代,分管司法的縣尉,以及他的下屬“不良人”(也叫“捉不良”),專門負責維持治安。 進入宋代以後,除了在縣尉之外,還增設了“巡檢”,專門負責治安巡邏。 “捕快”最早出現在明朝。原本是指兩種職業,捕指的是“捕役”,快指的是“快手”。這個快手不是你天天刷的那個快手。 明朝的法律裡面記載,“捕役,緝拿盜匪之官役也,快手,動手擒賊之官役也。” 一個是抓捕盜賊,一個是動手擒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