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十三陵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考古學家先看上的是成祖的長陵。長陵個兒最大,永樂皇帝也一生偉大,陵墓內的寶物一定很多,他們認為長陵的考古價值也最大。
但考古發掘不是盜墓取寶,中國還沒有皇陵發掘經驗,不敢貿然對長陵下手,於是決定先發掘個規模小點的參考一下,選來擇去,看上了神宗萬曆的定陵。
定陵中三個棺槨,分別是神宗朱翊君和他的兩位王后,他本人最愛的一位女子鄭貴妃反倒沒有和自己一起下葬。所有大臣包括皇帝的母親,在他生前都反對神宗與最愛的女人在一起,於是萬曆皇帝選擇沉默對抗。方法是不上朝,神宗在位48年,三十年只在後宮,其中的二十年時間,不與任何大臣相見。縱然如此,兩人死後,依然沒有死在一起,神宗可能是最痴情的一個皇帝了。
定陵中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包括皇帝龍袍皇冠,絲織綢緞,金銀珠寶,當然少不了玉器。有一隻金託玉爵,十分精美,可惜的是,不久之後,文化大革命,很多文物被紅衛兵摧毀,好在當時只開了一座皇陵。
中國文物有過三次浩劫,秦代時的&ldo;焚書坑儒&rdo;和集權專制,乾隆時編寫四庫全書,還有一次就是文化大革命。這三次事件,給中國文物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明代後期宦官當政,錦衣衛橫行。因為永樂建了東廠,成化建了西廠,正德建了內行廠。等到了崇禎時期,國家只有一口氣了。
當時的中國有三個皇帝,分別是清太宗皇太極,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還有一個就是李自成。
思宗一生勤勉,與大將袁崇煥一起拼死保護大明江山,但最終無力迴天。崇禎十七年的1644年,北京淪陷,崇禎在萬歲山上上吊自殺殉國。崇禎也是為數不多為國捐軀的帝王,死之前也讓皇后自殺。放走兩個皇子,也為復明留下一點希望。還有一個公主,他一刀砍下,但公主命大,沒被殺死。
數年之後公主遁入空門,潛心研究武學。清康熙年間重出江湖,人送綽號&ldo;獨臂神尼&rdo;。她的故事,可以參考金大俠古典文學名著《鹿鼎記》。
明亡清興,清代由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國,國號為金。二十年後,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先期都城在遼寧新賓,1621年遷都遼陽,1625年又遷都瀋陽。
1644年,明亡國,同年明將吳三桂降清,並開放山海關,被封雲南王。吳三桂也是難過美人關。當年李自成攻克北京,皇帝上吊自殺,他都不著急。他原本打算降李闖王的,後來李自成抓了他老爹,他還是沒改變主意。當他去北京投降的路上,聽說李自成抓了陳圓圓,馬上就著了急了。直接改變主意,投奔了清軍。同年清世祖順治帝福臨遷都北京,開始對中國兩百多年的統治。誰說女人改變不了國家命運?女人不會指揮軍隊,但女人會指揮元帥,這就行了。
清人入關後,第二個皇帝就是聖祖康熙玄燁。康熙繼承了先皇能徵善戰的光榮傳統,平噶爾丹,雅克薩對抗沙俄等一系列戰爭之後,基本確定了國家版圖。
康熙之後,世宗雍正繼位。雍正以勤政聞名,在政治上加強了國家的統治力。
等到雍正兒子高宗乾隆當皇帝時,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就來到了。
乾隆時的繁榮得益爺爺與老爹的努力,他是趕上了好時候,於是這一時期被稱為&ldo;康乾盛世&rdo;。
康雍乾三朝,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玉器也成就最高,中國玉器在這一時期達到巔峰,以質良工巧聞名天下。尤其乾隆時的玉器更是精美絕倫,被稱為&ldo;乾隆工&rdo;
乾隆皇帝也酷愛玉器,故宮博物院藏玉很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