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九龍拉棺(第1/2 頁)
下午吃飯的時候,周毅宣佈了去國外發展的幾個同學即將回來的訊息。
經過表決,同學們一致決定延長這次聚會的時間。期間所有的費用都由周毅和劉雲志兩人承擔。
韓林原本就決定了要踏上星空古路,自然是願意延長聚會時間的,再加上一切費用有人承擔,這樣的白食,不吃白不吃。
三天後,前往美國發展的同學下了飛機,除了這三個之外,還有一個外國人,據說是李小漫的同學,名叫凱德。
從李小漫出現的一瞬間,韓林就一直盯著葉凡看。
果然,儘管葉凡隱藏的很好,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韓林還是從他的眼神當中看見了三分驚豔,三分喜悅,三分回憶外加一分的遺憾。
韓林順著葉凡的目光看去,瞬間便被驚豔了。
他只能說,不愧是差點預定未來大帝的人,李小漫身高一百七十多公分,修長的大腿被緊身的牛仔褲裹緊,身上穿著一件帶有卡通圖案的襯衫,臉上戴著一個墨鏡,一襲烏黑的長髮隨風飄蕩,妥妥的御姐範!
僅剛見了一面,就足夠讓許多人對其浮想聯翩,將她的模樣刻在心目中女神的臉上。
可惜,葉凡和李小漫除了止呼禮儀的問候,便再沒了任何語言。甚至兩人的位置都一左一右拉的很遠。
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刻意,卻剛好代表著兩人都心意未平,對曾經青蔥校園的回憶,難割難捨。
好吧,這一切都是韓林腦海中遐想出來的那數十萬字的長篇言情小說的一部分……
眾人先是在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開始登泰山。
泰山,巍峨沉渾,氣勢磅礴,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來泰山便是神聖的象徵,位於古中原地區的最東部,被黃河與汶河環繞,在古時被視作太陽初生萬物發育之地。
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
泰山雄偉壯闊,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澱,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冀近神靈之地。
“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橫掃六合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時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禪。
先秦古籍《管子封禪篇》曾有記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
上古時期,諸多聖皇與古帝無一列外,皆選擇在此封禪,令泰山籠罩了重重迷霧,透發出無盡神秘氣息。
春秋時期,孔聖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上古封禪大禮的遺蹟,但卻空留遺憾,未有所獲,弟子追問時難以回答。
後世人曾有一些發現。
民國二十年,馬鴻逵將軍率領軍隊駐紮於泰山下,無意間發現一座五色土壇,內有兩套玉冊,以“石泥金繩”封之,藏於地下。
先秦上古時期,各位古皇為何皆在此封禪,至今還是一個謎,可能永遠也無法揭開。
登上山頂,許多第一次來到泰山的同學便驚訝不已,對於泰山上的名勝古蹟充滿了驚豔與欣賞之情。
當然,其中並不包括韓林。
從登上泰山的那一刻開始,韓林便時不時地抬頭往天,時刻注意著青銅巨棺的降落時間。
幸虧諸位同學都被泰山上的景象所吸引,沒有人在意他的動作。
終於,只是距離最後一個人登頂泰山不過三分鐘的時間,天空中就出現了一個黑點。
雖然這個黑點很小很小,小到不注意看幾乎不會注意到這個黑點,但有先見或者說對於劇情比較熟悉的韓林卻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