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科幻縱覽 > 第80部分

第8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超限同步HP:斯萊特林貧困生從夢幻西遊開始的遊戲人生NBA模板麥迪,拯救籃網三巨頭迷霧求生:從昇華萬物開始無敵我若為星君為月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眉莊:純元不死你等不過爾爾韓娛?不不不我是來當全球頂流的文案館全劇終逆天裝備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網遊之刀問江湖原神:更新後手機連線了提瓦特全息挑戰:大學生無限求生遊戲白天澄清緋聞,晚上瘋批偷偷黑我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風流短跑之神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另外,談話的場景也要有所選擇。大部分這樣的談話被安排在一個安全、平靜的場合,允許人物之間進行長談。如果危機當頭,或者是其它必須馬上採取行動的時候,人們不可能詳詳細細的討論科學問題。這樣,在危險關頭三言五語交代出一個科學知識,更是作者的功力所在。他對於那個知識點,必須有一針見血的表現力。

當然,透過人物對話來談論科學知識,也有第三種情況,即兩個外行在議論一個科學問題。這樣的情節,往往用來渲染科技問題的社會影響上。比如在《類人》中,兩名專案警察和歌星、養蜂人之間的對話。

除了背景介紹和對話兩種方法,科幻小說中還大量使用註釋法來介紹有關知識。甚至有的編輯要求作者在全書結束後單獨寫一個註釋,統一對所涉及的科學問題進行解釋。這樣,作品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可以最大程度地統一。但讀者必須經常翻看後面的註釋,破壞連續的欣賞過程。

上面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地解決了如何將科學知識融進作品的問題,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科幻作者們往往結合使用各類方法,並不存在一個最佳的方法。

不過,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結合,不僅僅是個需要解決的麻煩,更是一種創造和發展。真與美的結合,這個科幻文學的美學理念,最直接地體現在這類文字上。這對科幻作者是一個極高的要求。因為他不能只是泛泛地懂得相關的科學知識,他必須對這些知識深有了解,以至於能從中提練美感,產生靈性,他必須能用藝術的審美眼光來感受這些知識。

科幻小說中描寫科學知識方面的語言實踐,對純文學創作也有很大啟示。隨著對文學作品知識含量的要求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現實主義小說將大量專業知識滲入其中。如何作到用藝術語言來描繪知識內容,也是純文學創作中越來越受重視的問題。最近,文學界經常呼籲“學者型作家”,那麼,具體到一篇小說裡,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者作家”,而不是“學者+作家”,或者更只是看到“優秀學者+劣等作家”、“優秀作家+劣等學者”。這些都直接表現在作者熟練駕馭兩種語體的能力上。

在理解科幻小說中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關係問題上,最根本的原則是:前者要為後者服務。這是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根本的不同。在科普作品中,說明其中的科學知識是最根本的目的,作者為此使用大量的藝術語言,是幫助讀者接受這些知識。而在科幻小說裡,作者使用科學語言進行大量的說明、解釋、推理、分析,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小說的背景、邏輯線索,是為了審美作鋪墊的。

比如,在《超新星紀元》的開篇,作者劉慈欣用大量語言解釋了“超新星”是怎麼一回事。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正是為了給後面描寫超新星爆發的射線降臨地球時,那許多壯觀慘烈的場面作鋪墊。畢竟大部分讀者不具有關於“超新星”的知識。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七章:語言問題(2)

第二節:科幻小說中的話語環境

據說當年武俠作家古龍大紅大紫之後,有一次到某大學與讀者見面。他問一位中文系的大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什麼看法。對方說,她只是想來看看名人,至於武俠小說,她從來不看。古龍問她為什麼不看,對方的答案竟然是看不懂。

這件事給古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於他經常向人提起,反覆轉述而為人所知。他原本認為,武俠小說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文學,但沒想到居然有人“看不懂”。

古龍遇到的,就是型別文學特有的話語環境問題。在武俠小說裡,這類特殊的話語環境包括江湖名人、江湖格局、虛擬的典故、偽切口,等等。“風緊、扯呼“這樣的語言,罡風、四川唐門這樣的“術語”,對於一個武俠迷來說完全不用解釋,而從不讀

目錄
寫意風流[完結]+[外傳]重生之女王崛起末日第九區冰肌玉仙基因武裝(綜同人)[綜]野有蔓草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