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2 頁)
「歐賢弟?」張玄明一邊提醒。
「哦!準了。」歐陽醒悟過來道:「每人挑三百騎兵,明天的這個時辰出發。軍費五百貫,可以從南門進入陽平買食物等用品。但是不得和他們發生包括言語上的衝突。規則你們也聽到了,在城門外,有準備好的武器。」
「是!」
……
好戲開場,身為皇家報第一名正式記者,也是駐東京的負責人李逸風同學,立刻派出快馬前往陽平,估計兩天後,報紙就可以出來,他還得帶實習記者跟隨張俊和李光世記錄現場表現。劉惠蘭那邊也準備妥當,大群實習記者全部準備就緒。這段日子,皇家報將去除國際和本地新聞,只發布國內新聞和武舉新聞。
陽平人早得知了風聲,百姓們都翹首企盼這場好戲的開場,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縣城比鄉下趕集還熱鬧。不僅他們,不少軍隊將領,樞密院、禮部,還有趙玉的欽差等等都開始朝陽平出發。當然陽平大小客棧也準備齊全,高舉屠刀,準備狠狠宰殺一場,在歐陽的授意之下,全部房價上漲300。
雖然武舉不新鮮,但架不住歐陽花樣百出。能這麼近距離,並且安全欣賞熱鬧的攻城戰,誰都願意湊熱鬧。歐陽唯一後悔的就是,應該把這日子辦成旅遊節。cpi不提升5都說不過去。
總的來說,歐陽的安排讓大家全部贏利,朝廷那可以得知每個將領的特點,皇家報銷量將急劇增加,當地的產業得到大規模的發展,陽平品牌打了出去。唯一有損害的恐怕就是進士科的利益,舉子們突然發現原本最受人注意的他們,今年關注度達到了歷史最低點。連客棧的小二都不吹噓幫某某進士端過水,而是吹噓自己曾經幫xx將領牽過馬。
文官們雖然有意見,但也覺著歐陽這考法有意思。如果歐陽砸了,他們自然會進表彈劾。但是歐陽要是成了,他們也挑不出毛病。再說,還指望皇家報幫自己吹吹呢。工部尚書那份專訪可是送到了家鄉,家鄉是一片轟動,誰都誇自己家鄉祖宗有靈。反看,那個被流放的姚古,家鄉人都羞於提及。
雖然現在報紙銷售很侷限,但是即使是東南人運氣好也能弄到幾份。更有部分行腳商人,開始帶回已經過期很久的報紙,但銷量還真的不錯。主要也是有看頭,行商的看物價,典當的看鑑別,公門的看政治,太太小姐看胭脂,說書的在報紙上就可以找題材,即使是農民也能偶爾發現種田的經驗訪談。更有生活小知識,防病治病的小竅門等等。而歐陽這名字,跟隨著一期期報紙的發售,也深入民間。更有人吹噓陽平如今遍地是黃金,一天就能賺半貫錢。陽平的名聲也被打了出去。
……
再看武舉比賽,張俊剛出京城就吃了大虧。誰都沒想到劉錡根本就不急朝陽平趕,而是算好了張俊的宿營地,埋伏好後進行了夜襲。張俊雖然應變甚快,但是被冷不防來了這手,三百騎兵損失百人。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被劉錡弄走了一百五十匹馬,剩餘馬匹有八成都被畫上了白灰表示死亡。也就是張俊現在就剩餘兩百步兵和三十幾匹馬。而劉錡損失二十餘人,但拿到了百五戰馬,還搶得軍費兩百貫。
如果這不算糟糕,更糟糕的是,黎明時分,張俊在管道剛整理好剩餘軍隊準備鼓舞士氣,劉錡騎兵根本沒走遠,近距離來個突襲,三輪之後絕塵而去,張俊的兵力十去五六。張俊真是欲哭無淚,見過壞人,沒見過這麼壞的人。說好了攻城戰,現在變成了搶劫戰。而今士兵剩餘百人,馬匹六匹,軍費五十貫,這日子還怎麼過哦!
隨軍記者李逸風對張俊深表同情,對劉錡特別鄙視,昨天晚上身為記者,脖子竟然被人畫了白灰。更糟糕是自己傻傻用水去洗,面板現在還疼著。不過,他也只敢朝事實寫,否則飯碗立砸。
再看劉光世,時辰一到,三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