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4 頁)
甘寧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了平時的嬉皮笑臉,反而多了一絲嚴厲的意味,夥計有些恐懼地縮了縮脖子,他猛地點點頭,小心翼翼接過了旗子。
那是一面只有巴掌大的黑色錦鍛小旗,用朱紅色的緞子鎖了邊,上面繡著一個大大的張字。甘寧臨行前張魯將這面小旗交給他,並且說明這是天師道的信物,能讓甘寧對清玄夫人證明他是自己人。
跟夥計約好大致的時間後甘寧又去找了比他更早回到綿竹的賈德探聽情況,走到賈府門口卻被告知賈德並不在綿竹,他被州牧大人派出去辦事了。甘寧聽後沒什麼表示就走了,心中卻在暗暗犯嘀咕:劉焉派賈德做什麼?因為賈龍的緣故他可是一向不怎麼待見賈家人,而且賈德屬於沈嫻廣漢太守編制下的武官,照理說劉焉是沒權力也沒必要派賈德辦事的,因為他有自己的州牧屬官呀。
忙了一天,帶著一肚子疑問的甘寧去了驛館暫且住下,他給沈嫻寫了封信簡單說明瞭自己發現的反常之處,包括城南大營和雒城營的情況以及賈德的相關資訊,還叮囑她注意葭萌關守軍的動向,說自己正在聯絡清玄夫人,人一接到立馬就走。寫完信後,甘寧將其裝入竹筒中用陶土密封嚴實,交給他從沈嫻那裡黑來的護衛之一,囑咐他走特殊渠道送出去。
做完這件事後,甘寧便在屋裡一邊喝酒一邊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時光。
劉焉果然沒顧得上見甘寧,甘寧第二天去拜訪他的時候被告知劉焉病得很嚴重,綿竹城中有名的大夫們是一個接一個地往州牧府送,只見送人進去卻不見有人出來,一時之間鬧得廣漢全郡的大夫們人人自危,生怕被抓進州牧府治病再也回不來了,還有流言說劉焉其實已經死了,但是四公子劉璋將其死訊扣下秘不發喪,想要從在外徵戰地五公子劉弦手中奪權。
旁人聽到這些流言都表示瞎扯淡,新來的四公子是誰我們完全不認識,州牧大人明明最寵的就是五公子好嗎?五公子年少有為肯定會繼承州牧大人的衣缽,帶領我們發家致富麼麼噠。但甘寧聽到流言後卻虎軀一震:他跟沈嫻相處了這麼些年,很清楚劉焉對沈嫻表面寵上天實際上坑死她的陰險本質,從劉焉算計沈嫻強迫她打長安就可以看出來,劉焉最喜歡的兒子絕壁是劉璋不是沈嫻,填了兩個親兒子的命都要把劉璋從洛陽接回來什麼的,這才是真愛好嗎?
甘寧越想越覺得大街小巷流傳的流言可能是真的,他頓時坐不住了,收拾好東西把其他手下全派出去,然後自己則準備直奔茶寮打聽情況。剛走到門口甘寧便碰上了夥計派來的人,說清玄夫人約他明夜子時在城外的九龍亭邊見面。傳信那人一邊說還一邊對甘寧擠眉弄眼的,像是覺得甘寧能泡上清玄夫人當真是好本事,甘寧心情煩躁也懶得解釋,揮揮手把人打發走了。
九龍亭是綿竹外的一處名勝,此亭坐落在九龍湖邊,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城中的世家弟子們最喜歡在這裡踏青郊遊,大家湊在一起吟幾首詩歌唱幾篇賦,就覺得自己真是風雅的不得了。沈嫻也曾經被綿竹城中有名的公子哥們遞過請帖邀她遊湖吟詩,但她統統以公務繁忙拒絕了。甘寧當時笑話沈嫻沒文化不會吟詩,沈嫻默默地盯了他一眼,給他背了整整一下午的楚辭,從《離騷》到《九歌》再到《九辯》,最後甘寧聽到兮字就條件反射的想吐,沈嫻這才大發慈悲放過了他。
&ldo;我確實不會寫什麼詩賦。&rdo;沈嫻謙虛地說道:&ldo;但至少我會背啊,總比你這個沒文化的強。&rdo;
真&iddot;沒文化的甘寧受到了一萬點會心傷害,從此他開始奮發圖強地學習……以及對九龍亭產生了深深的厭惡之情。
做好了心理建設的甘寧趕跑腦袋中那一個個兮字,在宵禁之前甩掉跟蹤自己的人出了城,於午夜時分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