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雪域、妖族、趙簡的疑惑?(第1/3 頁)
伏與雪域共遵成信,虔奉歡盟。
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令三司差人送至雪域榷場交割。大伏與雪域諸國,結兄弟之邦。沿邊州軍,各守疆界。
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隴畝稼,南北勿縱驚騷。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
誓書約定,每三年一簽訂,此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慎守封陲。
質於天地神,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監,當共殛之。
——《大觀三年·伏皇謹致雪域諸王》
……
大伏北境,雪域榷場!
自大觀三年大伏與雪域諸國建立榷場以來,至今已有五年,雪域之盟即將第三次簽訂。
經過五年,將近六年的建設,榷場已然發展成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城池。
陰沉的天穹下,寒風呼嘯,大雪紛飛。
放眼望去,整個雪域榷場都被風雪籠罩其中,宛若橫亙在雪原上的一座巨獸一般,恢弘震撼。
夜。
玄裡街燈火通明。
一路走來路邊皆是叫賣的小販,挑擔的貨郎,大雪中,一個個行色匆匆,車水馬龍。
“這位官人,要買點什麼?這些都是上好的髮簪。”一個身穿粗布棉襖,臉凍的通紅的老婦人討好的看著眼前身披白色裘袍大氅,面容英俊的青年。
“按照人族的推算,年關之後阿蠻也該行笈禮了,給她買一支簪子吧。”想及此處,青年冷峻的臉上有了一次變化,點了點頭,道:“最好的。”
聽到這‘冤大頭’開口就要最好的,老婦人頓時一喜,當即點頭哈腰道:“成,官人稍等,老婦人這有一件鎮店之寶,乃是祖師爺親手打造!”
說著,老婦人從腰間的布袋子裡拿出一個古樸,甚至有些龜裂的木盒遞給青年。這已經是她賣出手的不知道第多少件祖師爺親手製作的鎮店之寶了。
“主人!”就在青年準備伸手去拿的時候,這時一箇中年大漢從不遠處快步走了過來,語速飛快道:
“阿蠻帶著阿蒙去了汴京!”
“汴京?”聽到大漢的話,青年微微一怔,而後眉頭一擰,道:“她去汴京做什麼?”
說話的同時,還不忘從老婦人手裡接過鎮店之寶,那大漢見此也上前,不等他開口詢問價錢,就見那老婦人立刻順勢說道:“一貫錢。”
嗯,含淚怒賺六百多文!
大漢也不廢話,直接伸手入腹部衣服內,然後竟然掏出了足足一貫錢,看的老婦人驚異不已。
青年一邊開啟木盒拿出雕刻精美,古樸的木簪,一邊向前走去,同時還說道:“我不是寫信告訴她,不日便會從大週迴來,按理說她不會離開才對。”
“可是出什麼事了?”
看著青年的樣子,大漢有些猶豫,不過還是道:“帝江去了汴京,聽說是找到了道宮的下落。”
“阿蠻知道那道宮對主人的重要,再加上帝江向來不把主人放在眼裡,所以……”說著,見青年依舊仔細打量著簪子,頓了頓繼續道:
“所以,阿蠻就拿了那滴仙血去了汴京。”
“這丫頭。”聽完大漢的話,青年嘆了口氣,收起簪子,貼身收藏後,道:“給帝江傳信,讓他照顧好阿蠻,務必將人給我完整的帶回來。”
“若是阿蠻出半點差池,少了半根汗毛,別怪我這個做小輩的,不給他這個叔叔顏面。”
“那道宮?”大漢試探著詢問。
“既然知道是在汴京,那人族必須要歸還,這是我雪霧森林之物,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