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府衙陰司(第1/3 頁)
夜色籠罩山林,像一卷黑色薄紗輕盈地鋪捲過來。
嶽棠沉默地站在廟門口。
他沒有繼續追問,而是看著赤陽府城隍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之中。
嶽棠獲得的線索,其實遠遠不止赤陽府城隍口中透露的那些。
一百三十年前的東明府大災,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凡人得罪神仙受到懲罰,在赤陽府城隍的形容之中,它更像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事。
不在東明府,也會在別處。
陰司鬼神無法離開陽間封地,他們唯一能碰面、乃至結交的地方,只能是地府。
赤陽府城隍是如何結識夏州的府城隍,他們的交情有多深,又是否對天庭地府不滿,這些細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的慘劇還會發生,並且可能發生在楚州赤陽府。
那麼依照這位城隍的脾氣,他真的沒去查探大災的來龍去脈嗎?
即使大災是所謂的慣例,是陰司的禁忌,有誰都不可干預的鐵則,像赤陽府城隍這樣的鬼神,也不可能只顧著悲傷不去深究。
不管赤陽府城隍究竟查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樣的結論,他都不會透露給一個結識不久的鬼修。
從嶽棠提到東明府大災開始,這位城隍神情就變了,他在戒備,也在審視嶽棠。
跟之前樂意幫忙、極好說話的模樣截然不同。
這很好理解。
東明府大災是這位城隍心底的一個死結,他對友人的死無能為力,而這樣的慘事還會繼續發生。
但凡提到大災,赤陽府城隍腦中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一百三十年前發生的事,再聽嶽棠逐一描述細節,發現完全符合,最後聯想嶽棠乃是從夏州來的——赤陽府城隍心中湧起的不止是悲痛,還有濃重的疑問。
他會想,嶽棠究竟是誰?為什麼一個南疆鬼修,可以這麼恰好地戳中他心中的隱痛?
因著山鬼的奇特誤會,他不會懷疑嶽棠的立場,但仍然會生出警惕。
這都是人之常情。
嶽棠沒想到會這樣的巧合,他立刻停止了追問,無論他多麼想要知道內情。
——可以揣摩人心,但不能忽略人心。
即便錯過這次,要等很久才有機會接觸真相。
嶽棠正在走神,忽然感到手邊傳來了毛絨絨的觸感。
他低頭,跟阿虎橙黃的眼睛對上了。
阿虎用眼神表示疑惑,它不明白老師的氣息為什麼會變得沉肅凝重,剛才發生了什麼?
“沒事。”
嶽棠閉上眼。
他想,他可能知道毀掉自己那頁生死簿的人是誰了。
那位死去的東明府城隍。
雖然他還不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但是嶽棠感到自己的神魂都變得沉重了幾分。
當一個人發現他能自由地活著,可以在山中隱居,在江上賞月,結識知己……其實可能都源於另外一個他從來不認識的人付出了代價,又怎麼能無動於衷?
阿虎擁有敏銳的直覺,能感覺到真元波動之下的情緒變化。
譬如嶽棠嘴裡說著沒事,其實心情很不好。
阿虎想了想,繼續把腦袋湊到了嶽棠手底下。
赤陽府城隍神思不屬地踏入陰陽路。
這是鬼卒往來人間與地府的道路,非常複雜,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
生魂與活人一旦誤入,就會在這裡迷失。
平時經過這裡的時候,赤陽府城隍總會邊走邊看,如果遇到迷路的倒黴蛋就隨手撈一把,免得他們家裡人找了不靠譜的神婆道士和尚做法,費錢又誤命。
可是今天他完全沒有心情,甚至走了好長一段路之後才發現自己走錯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