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第1/3 頁)
最有趣的是很多實力集團都打出朝廷的旗號,自稱是朝廷封的北征將軍、衛將軍、大將軍等,亂世為王,朝廷也根本管不了他們。但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心向背,北地的人心還是向著朝廷的。
司馬十七郎對淮北的形勢比較熟悉,當年平蘇峻之亂時他就曾出兵此處,而眼下淮北最大的兩個世家陶家和尚家曾是他共同戰鬥過的盟友。因此他在出發前就給陶耀光和尚慡寫信,並與他們約定再結同盟,共同抗擊胡人。
十多天前司馬十七郎到了淮北後,先是與陶尚兩家的使者會合,接受了他們的慰問,並重申了共同抗胡的宗旨,然後帶兵去了淮南最東部的一塊荒地,選了當地最高的大青山腳下做為駐軍之地。
之所以選這樣一塊地方,也是在淮南時就仔細規劃好的。這裡離陶尚兩家的地盤和北面胡人建立的縣城都有一些距離,目前屬於無人管理的地區;司馬十七郎查閱典籍知道大青山中有一處早就荒廢了的漢代鐵礦,正可以冶鐵練兵,而盧八娘看好這裡背靠大海可以煮鹽做軍資。
渡過淮河後,再向東北走五十餘裡,就到了大青山的大山腳下,這裡距海邊只有百餘裡,營前是淮河的一條支流,依山傍水,正是駐紮大軍極好的地勢。
盧八娘很高興地看到河兩岸的土地原本是良田,只不過早已經荒蕪,但恢復起來並不是難事。幾千年來,淮河兩岸都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之一。
聽司馬十七郎說,大青山雖然荒僻,但也不是絕無人煙,山中本有一個山寨,是當地百姓為自保而建,共有幾百人,面對先皇親封的淮北王駕臨,寨子很快就歸順了。除了實力絕對勝出,也因為司馬十七郎佔著大義,漢人們還是一心向著朝廷正統,歸順正是應有之義。
寨子的態度也讓司馬十七郎很滿意,他對率眾投奔他的木寨主格外禮遇,授予他校尉的官職,他手下的青壯依舊歸他帶領,將家眷老弱等併入軍中的後營‐‐這裡正是隨軍的家眷們的所在。
有了立足之處,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多了。司馬十七郎分派手下各將修建哨所,修營柵、造房屋、採礦冶鐵、鑄造兵器鎧甲、巡營……
盧八娘先建了倉庫,安頓了淮北軍的所有淄重,每日發放糧糙、組織家眷們fèng制冬衣、漿洗衣物等等,她還從司馬十七郎手中要了人、在大青山下種下一片冬小麥,又派人上山打獵、下河捕魚、採摘野生果實。
捕獵隊由桃花爹負責,他原本就是獵人,挑了些以前打過獵的將士,分成了十幾支小隊,從駐軍的後山開始向大山深處逐漸進發,目標不只是獲取獵物,也是清除附近的猛獸。
自天下人口凋零,動物們愈發肆虐起來,最初入駐營地時,就有軍士被兇猛的野獸傷害的事情發生。聽木寨主說,他曾帶人路過一座小鎮,打算在鎮外的一家道觀借宿,見道觀大門洞開,一路問去無人應答,直到殿前卻從裡面衝出幾隻老虎,他們猝不及防,死傷了好幾個人。後來才發現那個小鎮早已經空無一人了。
這樣的故事其實算不得什麼奇談,淮北這邊的人都能講出幾個類似的,聽說再向北,情況更慘,胡人不僅殺人,而且還吃人,把漢人叫做兩腳羊,各種役使之餘,在無糧時就直接宰殺吃掉。人禍天災,天災人禍,二者相互作用,總之淮河以北,生靈塗炭,千里無雞鳴的景象並不少見。
桃花爹帶著勇猛的獵手們將軍營附近件的猛獸都消滅了,又收穫了大量的獵物。至於捕魚隊,不只從軍中挑了些水性好的軍士,盧八娘還特別讓她任命的隊長在江邊招了些漁民加入,人多力量大,多條漁船共同拉起大網,每一網裡面的魚就成千上萬。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自然環境實在是太好了,各種野生動植物都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