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秋晚天高,杜娥近遊(七)(第1/2 頁)
縣學門口聽得書聲陣陣,立良久又是漠然離去。
為時尚早,哪怕是去回折返耽擱了不少時間依舊是巳初時刻。不急著回去或者吃東西,只是城裡瞎逛著打發時間。
叢山是小縣,城小,人少,可以去的地方也不多。牽馬很快從西門到了東門,終究是不得趣的。
東門外浮橋一道,對岸遙望七峰山。
那地方距離叢山縣也不過十數里遠近,百丈高石峰險峻。山腳有一條斷劍溪環抱懸崖,那地方建有寺院香火鼎盛;更有石階盤桓通向山頂,頂峰亭臺可縱覽叢山全景。
都是自己從前沒有去過的。
想著就蠢蠢欲動,走出城門上了浮橋加快腳步。
她急了。
遠遠看見山頂亭臺,腳下浮橋搖晃水波粼粼。
她趕超許多行人。
……
太陽不大,可路上不行總是勞累的。
杜安菱走著就注意到有目光停留在身上,一回頭見著是幾個年輕學子。儒生打扮都是文雅非凡,聚在一起好像接下來就要指點江山。
他們騎著駁雜的馬,確實在指指點點——這一刻指點的可不是杜安菱!
怎麼回事?
“有馬不騎,可不是個怪人?”
“不看那是一女子,膽子小不敢上去!”
“咦——趙兄你這樣說是不是有些過了啊?”
“哪裡有——程弟你擔心的也太多了吧。”
幾個人議論聲音傳入杜安菱耳畔,刺耳話語讓她不得不回應——心裡面一遍又一遍告誡自己不要發怒,把自己話語稍稍柔和些反問。
“君笑行人不乘馬,行人路上有苦難盡知。書生言笑多失禮,女子騎馬少矜持!”
她說,卻看那頭各學子不敢再言。相互對視良久後出來個“膽大的代表”,正是那所謂“趙兄”。
他縱馬上去,對著杜安菱卻不再是嘲笑表情。馬背上深深作揖,問一句“娘子會作詩?”
杜安菱點頭。
卻看著他一臉狂喜,說什麼“何不同行?”
他這樣說了,杜安菱卻猶豫半晌。
……
為什麼猶豫?
杜安菱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忽然來“好意邀請”的,那幾個書生看著就不怎麼讓她信任,自然就讓她猶豫了——她嘆口氣,卻挺那“趙兄”解釋。
“姑娘可是畏懼我等?”
他問。
杜安菱不知道應該搖頭還是點頭,可她那猶豫在別人眼裡又是惹笑的情形。
“姑娘既然會文,這往東行可不是去那七峰山上面?我等數人恰巧是去那山頂詩會的,此刻同行也是緣分。”
他這樣說著,讓杜安菱總有些不大好拒絕——側過頭等那後續。
果然等到那介紹句子。
“忘了說了——我喚那趙印文,字含墨;他姓程名劍,字銳鋒。”
“至於那一直不開口的姓李,名南笙,字悅音。”
騎馬上人笑道。
“別看他平時孤言寡語,實際上是我等中最會詩文的。”
……
聽他們在那說著話,杜安菱覺得有些可笑。
只看那被特別介紹的人在那裡臉面一片紅,那“南笙”馬上多少像一嬌羞女子。
他長得有點矮,身子也瘦小,被別人這樣說了也不過是瞪了說話人一眼——他側過頭去看著路那頭,讓馬走慢些,與另外兩個人分開一點距離。
分開一小段後從後面繞過來,到了杜安菱這附近。
依舊是沒有說話,只是兩眼看著杜安菱,帶著邀請。
這樣嗎?
其實聽了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