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麥子熟了(第1/2 頁)
研究杜鵑的杜鵑博士在老同學家一連住了七天,直到村子周圍的杜鵑鳥全部飛走後,她才帶著她的相機和一袋行李,離開了新灃縣,回到大學繼續做她的研究。
杜博士走後,趙雨荷還關心老同學的婚事,邵興旺則更關心田野的變化。
從小在鄉村長大的他,對鄉村以及田野,既熟悉,又陌生。如今在城市溜達了一圈再回到鄉村生活的邵興旺,對鄉下的一切重新審視,擁有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和理解。
“人在一個地方生活多久,這個地方才算故鄉。”邵興旺問自己,自己卻無法給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邵興旺在故鄉生活了18年,18年後,考上大學,到城市去上學,去上班。
現在,他又從城市返回到了鄉下,不知是對還是錯?
但對故鄉的眷戀,是融進了他的血液裡的。這一點,邵興旺無比肯定。
現在是五月中旬,田野中的麥子開始漸漸散失水分,顏色朝著金黃的方向一路前行。
邵興旺和趙雨荷沒有種地,更沒有種麥子,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麥子的關心。
成熟的麥香已經開始在村莊迴旋。最先聞到麥香的是布穀鳥。這種鳥總在麥子開始泛黃的時候出現在村子的周圍,“布穀——布穀——”似乎在專門提醒人們,準備好一切,要開鐮割麥了。
麥香是隨著西風飄進村子的,飄進每一戶人家的院子,每一扇開啟的窗戶。
這裡的麥子一年熟一次。
窠裡的麻雀,洞裡的老鼠,也被麥香所吸引,和人一樣開始蠢蠢欲動。看來,把握機會不光是人的事情。大地上的許多動物,似乎都在期待著這樣一個時刻,準備大幹一場。
夫妻倆吃完飯,喜歡在田間地頭轉悠,喜歡看周圍的鄉親幹活。此情此景,他們當然熟悉,唯一的不同就是,以前他們看到的是勞動,現在,他們看到的卻是生活。
吃完早飯,鄉親們開始清理打穀場上的雜物,剷除場上的雜草。
細心的人家,會用钁頭把打穀場整個挖一遍,剔除土裡面的鐵絲、石塊或者埋在土裡的爛鞋幫子。淋上水,撒上草木灰,就開始用碌碡碾壓打穀場。一遍又一遍,直到打穀場如鏡面般平整。水灑多了,有的地方變得稀軟,那就再撒些草木灰。
總之,三遍五遍八遍十遍,麥子還沒有完全成熟,離開始決戰還有幾天的時間,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準備。修理鐮刀架,把鬆了的地方進行加固,把繡了的鐮刀進行打磨,實在用不成的鐮刀,就得考慮買一把新的。
麥收前的那一段時間,到處都有集市。邵興旺和趙雨荷也喜歡和大夥一起逛集市。
趙家坡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集市。有的逢“單”開集,有的逢“雙”開集,有的週五週六週日三天是集。
只要邵興旺和趙雨荷有趕集的需求,其實每天都可以趕集,除了地方不一樣,集市的貨物也有所差別。但集市上的小吃攤都一樣,涼皮、餄餎、肉夾饃、油餅、油糕、豆腐腦;當然,也少不炒涼粉、蜜棗甑糕、各種各樣的包子。
對邵興旺和趙雨荷來說,趕集就是為了為了換換口味,吃一頓想吃的美味小吃。
一切準備停當,就等著麥子徹底金黃,準備開鐮割麥。
晚上,夫妻倆在院子裡乘涼。
夜空中劃過一道閃電,緊接著第二道閃電也來了。轟隆隆的雷聲和第三道閃電一塊來的。聲音不大,但電光比剛才明亮了許多。院子起風了,溽熱的空氣很快就被掃除乾淨。伴隨著閃電和雷聲,大雨從天而降。隔壁院子的小狗黑子興奮得亂叫,梅香香養的豬,從院子中的泥坑裡爬回了柴棚,趙雨荷養的小花貓“吉祥”從房簷跳到土牆,又沿著靠在牆上的木椽,溜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