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百里東嶽(第1/2 頁)
天曆十二年四月,北庭府城主百里東嶽領兵七萬,以勢如破竹之勢猛攻燕州。
只用了三天,百里東嶽攻破燕州主城,生擒東川王劉恆。
之後,百里東嶽馬不停蹄領兵南下,用了十天攻破臨江城,瑞安王在逃跑途中被亂箭射死。
短短半個月,七王之亂被平定其二。
百里東嶽的出現,瞬間攪亂了天下局勢,他帶領著麾下的泰山軍如同一把利劍,輕易斬斷了叛軍的囂張氣焰。
“這個百里東嶽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劉啟憤怒的一拳砸在桌子上,“不過區區七萬士卒,憑什麼能夠接連攻破燕州和臨江城?”
劉啟紅著眼睛,憤怒罵道:“東川王和瑞安王這兩個廢物!”
劉啟很憤怒,憤怒中帶著幾分慌張。
大軍已經進攻二十多天,不要說攻進皇宮了,連京都外城都沒有攻破。
京都內外共有三道城牆,分別是外城、內城和皇城,外城牆是京都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為牢固的防線。
“世子!”一個書生裝扮的中年男人匆匆走進大帳,手中拿著一封書信,臉色不太好看:“瀚王投降了!”
“什麼?!”劉啟猛然站了起來,一股怒氣瞬間直衝天靈蓋,腦子一片空白,身子晃了晃,差點摔倒。
中年書生趕緊上前扶住劉啟,關心說道:“世子當心身子啊。”
劉啟揉了揉腦袋,平息了會心情,問:“瀚王手下有精兵十五萬,為何要投降?”
中年書生說道:“百里東嶽只用了一天就攻破了澤州,據說是瀚王手下叛變,開啟了城門,”
“又是百里東嶽!”劉啟怒道:“這個人到底是從哪裡冒出的!”
劉啟看著中年書生,紅著眼睛問:“商先生,可查出這個百里東嶽的底細?”
“查出來一些。”商無言點了點頭:“此人曾是燕州天元縣的一名守備軍伍長,二十年前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微服出訪,在天元縣遭遇刺殺,百里東嶽因救駕有功被陛下帶回宮中,成為貼身護衛。”
“天曆二年,也就是陛下登基第二年,百里東嶽再次因為救駕有功,被陛下直接升為北庭府城主。”商無言繼續說道:“百里東嶽到了北庭府後一直默默無聞,一直沒有回過京都,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這個人。”
“北庭府?”劉啟眉頭皺了皺,“為何偏偏是北庭府?”
北庭府和其他府城有些不同,這裡囤聚著十萬精兵。
按照大趙國的兵員制度,除了鎮守邊境的邊軍外,城中設守備軍,城外設戰兵營。
大趙國共設立二十四個戰兵營,每營戰兵一萬五千人,分佈在全國各地,基本都是山林或郊外人煙稀少之地。
戰兵營只有兩種情況下才會出動,一是增援邊軍,二是守備軍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比如剿匪,平叛。
七王之亂後,戰兵營要麼按兵不動,要麼被叛軍收買,比如劉啟大軍的主力,其實就是一營戰兵。
北庭府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在於,北庭府有一支泰山軍。
泰山軍不屬於邊軍,也不屬於戰兵營,更不屬於守備軍,是一支只聽命於陛下的軍隊。
天曆二年百里東嶽奉命組建泰山軍,至今已有十年,除了百里東嶽,沒人知道泰山軍到底有多少人,也沒人知道泰山軍的戰鬥力如何,就連皇帝劉永昌也不知道。
這是泰山軍第一次亮相,十年隱忍,一動則天下知。
就在劉啟為百里東嶽頭疼的時候,有士兵匆匆來報:“世子,魯陽王派來信使求見!”
劉啟立即說道:“快請進來!”
不一會兒,一個三十多歲的枯瘦男子風塵僕僕的走了進來:“小人田寬,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