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包餃子+放煙花(第1/2 頁)
姥姥是地道東北人,身為東北人就沒有不愛吃酸菜豬肉餡餃子的。
往年楚姥姥都會自己在家做酸菜,今年出來旅遊就沒有做。
但每年的酸菜餡餃子已經成了家裡的標配,不吃到整個年好像都缺了點什麼。
好在現在國際物流方便了,楚宛晨從國內買好酸菜後,只用了兩天酸菜就送到了農場的廚房。
其中所花費的人力和金錢不用多說,但只要能讓家裡的長輩開心,只是花點錢就能辦到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
不管中間經歷了多少波折,結果總是好的。
今年家裡人少,但姥姥沒有將就,仍是調了酸菜豬肉、白菜豬肉、蝦仁三鮮等好幾種餡。
今年材料多,家裡人自然也就不介意幾個小輩過來參與包餃子。
這幾個小孩說是包餃子,其實就是來搗亂的。
董元義愛吃,包餃子時放的餡料都很多,所以每次都會露餡,他還尤其喜歡包些奇形怪狀的餃子,美其名曰是藝術創作。
楚宛晨倒沒他那麼會“創新”,但她包的餃子頂多不露餡,要說好看那可真說不上,而且她的包的餃子時大時小,也算是醜的新奇。
每年過年兩個小孩看到家裡的大人在包餃子都喜歡參與進來,但因為材料有限,不可能都讓他們霍霍了,便只叫他們包幾個,煮餃子的時候把他們包的單獨煮一鍋,也算是滿足了倆小孩的小要求了。
往年家裡包餃子的主力軍只有姥姥、小姨和媽媽,今年倒是加上了個雲牧遙。
因為雲牧遙外國人的長相,即使他有八分之一的華國血統,但大家都沒想到他會包餃子,畢竟餃子是華國都傳統美食,即使國外也有餃子這道菜,但做法卻天差地別。
但沒想到雲牧遙包的竟然意外的不錯,他甚至還會包好幾種花樣。
“我阿婆是香江人,我們家因為她的關係也過農曆新年,每年也會包餃子的,我包餃子的手藝還是她教給我的。”
以為雲牧遙家不過農曆新年楚姥姥才答應讓他留在自家過年,結果人家家裡也要過年的,他跟著他們家過年家裡人不會有異議嗎?
楚姥姥將自己的想法問了出來,雲牧遙忙解釋:“不會的,家裡人工作比較忙併不是每年都會在一起過年,比起過春節他們更加重視過聖誕節,今年我阿婆他們出去旅遊了,讓我自己找地方過年。”
聽完雲牧遙的解釋楚姥姥放下了心,可不能因為自己家讓小云沒辦法和家裡人團圓。
一場小插曲結束,大家開始正式包餃子。
今年包餃子依舊是由楚姥姥擀皮,兩個女兒包餃子,兩個小輩負責按劑子。
雲牧遙包餃子又快又好,比楚媽媽這個熟手還要快上不少,有了雲牧遙的加入,今年的包餃子速度要快了不少。
很快,大家就吃上了第一盤餃子,邊吃餃子邊看春晚,楚宛晨彷彿又回到了每年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並不大的家裡,雖不富裕但是快樂。
今年身邊雖然沒有往年熱鬧,但家人和愛人在側,依然讓楚宛晨感到溫馨。
大家晚飯時都吃多了,餃子也就象徵性地吃了幾個,剩下的都放到冷櫃裡凍上了,留著以後慢慢吃。
吃完餃子就到了楚宛晨最期待的環節——放煙花。
她今年可是買了整整200萬的煙花,待會兒燃放的場面光是想想就讓人激動。
大家都太久沒有看到煙花了,自從華國全面禁止煙花後,往日的盛景就只能在影片和人們的記憶裡尋找。
所以在煙花準備的時候,一家人都來到了外面,就連兩位老人都放著春晚不看,從屋子裡出來了。
為了安全起見,楚宛晨花高價請了兩位專業煙花師,並且向當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