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汾陽(第1/2 頁)
十二月中,前往汾陽的路上。
比預料中的時間早了些,但還好,他也沒課了現在。跟學校那邊請假麻煩了點,但還好。主要麻煩的步驟,就是乘車過去這一圈。
因為不是什麼節假日,倒沒有特別多的人。但對於這破車加上路凹凸不平,以及小孩的哭鬧是少不了的,也是一路魔音繞耳不至於旅程愉快到哪裡去。
好在窗外風景還是好的,嗯好一片光禿禿的黃土高坡!林浩沒來過這個地方,聽說這裡產汾酒,一個叫“杏花村”的,別的就不知道了。一路跌跌撞撞,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拍《我的父親母親》時候的那個馬車,顛簸程度那是有過之而不及。
中途,他還下車去推車了。
車不知道怎麼了,陷在地裡了,然後這對於這邊的山路來說是司空見慣。但講實話這件事情對他來說還挺好的,先別說屁股顛得,就說腳都冷得不行,下去動動挺好的。
而等他終於到了地方,剛好就能看見有兩個慫不啦嘰的傢伙在那等著呢。
賈章柯,還有個是誰不認識。
“導演!”林浩拎著行李箱就下來了。
“小林啊,我來我來拎。還有這位,是我們的監製,也是攝影,餘力為。”
“餘哥好。”管他是誰,叫哥就對了。這丫髮際線很高,留這個小鬍子,有些胖,看起來比眼睛腫腫的,一臉鄉土氣息的賈章柯更有些慫慫的意思。
“幸會幸會啊,中戲的高材生!”
餘力為開口聽起來就知道是個港仔,但是現在也跟賈章柯差不多——穿著厚厚的大衣,還是凍得跟孫子一樣,畢竟在這吹了半天風。
“沒有沒有,以後還得餘哥多多照顧。”
餘力為則是有些驚奇,人家李桉的男演員,張一謀的男主角,下凡到你這裡來拍戲,居然態度還這麼好?這搞的,好像這十五萬片酬花的也挺值得啊。
林浩跟著他們邊走邊聊,大家都不算熟人,所以多多少少聊一些,主要還是餘力為比較能聊。上車,然後扯一些淡,無非主要是恭維,然後講點劇組的情況,一路朝著賓館過去。
“導演,所以劇本還沒出來完麼?”車上,林浩坐在窗邊,呼吸點新鮮空氣。在車上悶著一路,人都有點沉悶。
“在寫呢在寫呢。”
賈樟柯說到這個,就有些尷尬了。
賈章柯一開始想拍個青春故事,後來又想拍時代浪潮,最後把這兩個部分結合起來,也就是說,這是第三版劇本了——第一版是林浩在京城拿到的,第二版是一個月後拿到的,第三版是前兩個星期到手的,還沒焐熱呢。
林浩於是也是瞭然:
好吧,典型的第六代。
他曾經吐槽過婁燁,排片非常“個人化”,但實際上這其實就是第六代導演掀起的新浪潮的主要特徵。“第六代”最寶貴的特質就是打破了那種自上而下的美學正規化,嘗試開始“個人化”的拍攝。
放棄了整體的宏大敘事,轉而探索更加“邊緣”和“個人”的題材與電影美學。所以拍出這種題材的導演,也比較任性,這就苦了這些科班出生的孩子了:拿不到完整劇本,心裡不安吶。
車沒開很久,就到了劇組住的地方。
餘力為自吹,劇組住的地方是包下來的條件,還不錯。結果過去一看,條件好不好不知道,但這人可真的不少。本來以為只是個小劇組,沒想到起碼也是好幾十號人吧。
各自忙碌,看見導演來了更是熱火朝天
一路進去,不斷有人打招呼,包括另外三個製片,副導顧錚等其他一干人員,都紛紛圍上來招呼,當然也是眼神直往他這飛。
除了這些,自然還有一些圍觀群眾想一探究竟,賈章柯索性也順了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