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龔院長的感慨(第1/2 頁)
在那個時代的人們認為,所有的感染性物質都能夠被過濾器除去並且能夠在培養基中生長,因而普遍認為疾病的致病源是細菌。又是七年過後的一八九九年,荷蘭微生物學家馬丁烏斯·貝傑林克重複實驗後,認為那是一種新的感染性病原體物質。他還觀察到這種病原體只在分裂的細胞中複製,他稱之為“可溶的活菌”,後來進一步命名為“病毒”。同年,科學家發現,在患口蹄疫動物的淋巴液中,含有能透過濾器的感染性物質,由於經過了高度的稀釋,排除了這種感染性物質是毒素的可能性,並且推論出病毒能夠自我複製。
自此以後,原先許多過去被以為是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風疹、肝炎、脊髓灰質炎、艾滋病等等,甚至還有病毒性鼻炎、鼻竇炎、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等,先後被證實並非是細菌致病,而是病毒這種新近發現的微生物作祟。人類對疾病致病源的認識和防治,從“細菌時代”擴充到“病毒時代”。
科研科主任說:“在醫藥史中,醫藥界為了對付細菌引起的各種疾病殫精竭慮,研製開發出不少藥物,例如青黴素為代表的各種抗菌素等,中醫藥界的貢獻更加是功不可沒,例如六神丸等。”
他夠聰明地適時地小小拍了一下中醫科老主任的馬屁,隨後又頗為痛心疾首地感嘆道:“遺憾的是,對於如何對抗病毒,醫藥界迄今為止並無其他良策,研發出來的抗病毒類藥物微乎其微,簡直是令人汗顏啊。”
眾人皆表示有此同感,唯有藥劑科主任卻對這種悲觀論調不以為然。“也不能這麼以偏概全吧?一方面,我們真正對病毒的認識僅有兩百多年的時間,其實也僅僅認識到在這大千世界中,有一類與細菌等其它生命體截然不同的病毒微生物而已。而且病毒的種類又有那麼多,說它浩如煙海也不為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對它的認識尚且不足,何來要制服它呢?另一方面,從我們目前對病毒的認識來說,它可是比細菌等其它狡詐得多嘍。”
藥劑科主任並非危言聳聽,病毒雖然個體微小且結構簡單,它沒有細胞生命形態,大都只含有蛋白質外殼和核糖核酸結構,但是它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且以自我複製方式增殖的特性與規律尚在科學探索之中。不完全瞭解對手,又如何徹底打敗它?所以,人類目前對付病毒最為有效的“武器”,並不是什麼藥物,而是我們先祖那裡傳承下來的牛痘種痘,也就是研發與接種疫苗。
“各位說的都有道理。結合目前的試驗效果,我們是不是忽視了病毒的根本特性?”禹若冰趁著大家都在沉思,趕緊出聲把話題重新引回來。不然的話,眼下這個會議豈不是變了味,成為科研討論會了嘛。
主持會議的龔國安也意識到這一點,正想如何才能扭轉局面時,禹若冰的插話恰到好處地轉移了大家的關注點。他對禹若冰投以讚賞的目光,正色說道:“禹老師的提議值得我們重視。關於病毒的溯源、結構及危害等等理論上的問題,不是我們這些做實際工作的醫務人員能夠豈及的。空議無用,大家還是回到我們之前正在進行的試驗方向是不是需要適當調整的問題上來吧。”
“龔院長,您剛才不是已經佈置了嘛。我們會後馬上與省病毒究所聯絡,儘快用獲得的萃取物對多種病毒進行試驗。”科研科主任應道。
“嗯,除了這項工作必須要進行之外,我要強調的是,試驗方向是不是還需要進行其他方面的調整?”龔國安提醒說。
看到大夥兒大眼對小眼啞口無言的樣子,他有點兒氣惱了,用手指叩得桌面“啪啪”作響。“你們剛才熱火朝天的討論都當一陣風吹走了哇?都動動腦筋好嗎!”
依然是大眼瞪小眼緘默無語。
還是禹若冰開口打破了眼前這尷尬的僵局。“諸位,透過剛才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