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探尋(第1/2 頁)
店鋪分成兩塊區域,東面如同如今不少中藥房那樣,當年應當是藥櫃和有許多安放小抽屜的藥格高大櫃子。或許是現在這店主為了營造古韻氣氛,也許是這些實木傢什不好處置,就這樣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藥櫃上還擺放著搗藥的銅臼、碾藥的銅碾和切藥的銅柄小鍘刀。這些黃銅製的東西年代久遠,被主人摩挲得金光閃閃,很是惹人注目。
店鋪的西面靠裡應當是端木大夫坐堂接診的地方,靠門口處大概是患者們排隊候診的地方。如果能迴歸原貌,可以想像得出,西北面應當擺放著古色古香的診桌和大夫坐的太師圈椅,還有供患者坐的方凳。而靠門的位置則應當擺放著一排或兩排甚至三排實木長條凳。如今這些擺設已全無,代之的是成凹形的三面鋁合金架子的展櫃,上面擺放著樣式別緻的據說是過去皇家巡幸平德所用的器皿、把件工藝品。中間的空檔地塊則放著一個大理石圍木框的圓桌,圓桌四周有六把同樣是圓面腰鼓形狀的實木凳子供顧客小坐。看這套桌椅古樸風味,想必是從裡院正廂房客廳裡搬過來的古董傢什了。
開店的老闆是一個四十多歲精瘦的男人,留著寸頭,一身綢緞服飾,足下卻穿著一雙與那身衣服不搭配的皮鞋。他的手裡端著一隻看起來年頭頗久的紫砂茶壺。禹若冰猜想,保不齊那還是端木家祖傳下來的東西呢,如果放到北京、上海乃至香港的大拍賣行去估價,恐怕得十幾萬至幾十萬哩。
正在和長得嬌媚的營業員調笑的老闆看到有客人三三兩兩地走進店來,神態大喜,趕緊迎上前去,腆著皮笑肉不笑的猴兒臉問道:“歡迎貴客光臨。隨意看看吧,我這裡出讓的都是大清歷代皇帝來平德避暑時用過的臻品呢。”
行裡的規矩,貨真價實的老古董件不叫“買賣”,只能說是“出讓”“受讓”,這和到佛教用品商店裡買東西差不多,大到一尊佛像,小到一把香,要買的話只能說“請”,否則就是對菩薩神明的大不敬了。
老闆的眼力架倒不差,一眼就判斷出禹若冰倆是有錢的主兒,至於後面的兩撥,大概是隨意進來逛逛的。他像蜜蜂盯上花兒,亦步亦趨圍著倆人轉,看到禹若冰的目光落在哪個物件上,就不厭其煩地介紹。
“先生好眼光,這是康熙大帝當年用過的琺琅飯碗。”
“這是乾隆皇帝去平德時留下的大明宣德爐呢,當年明宣宗朱瞻基只鑄造了三千隻,除了北京城的故宮博物院之外,您怕是難得見到這般臻品嘍。”
老闆很精明,他把店裡的物件說成與“真品”音似的“臻品”,大概是為了規避有顧客告他是欺詐吧。禹若冰是文人,自不待說十分明瞭其中的貓膩,就連秦蘇怡等人雖然不是文字匠,也曉得這老闆是在打模稜兩可的擦邊球哩。小靳大夫忍俊不禁,指著展櫃下面那一摞銅爐插嘴說:“老闆喲,真沒想到在隆興這小縣城裡遇見一位億萬富貴啦!聽說一隻宣德爐價值好幾千萬,你這裡有十多隻吧,你不是身價少說也得幾個億吧?”
輪到老闆無法搪塞了,只好承認道:“嘿嘿,俺這兒賣的是仿製的工藝品,不過做工精細,和真品相差無幾,先生您買一件帶回去把玩?”
“是啊,別說老闆你有這麼多,就是隻有一隻正宗的宣德爐,換的錢能買下幾十座你這店鋪和宅子呢。” 禹若冰適時地把話題引到這店鋪上來。他打量了一下四周,指著鋪面裡東邊的藥櫃等物件問道:“這裡原先好像是藥鋪吧?”
“先生好眼光。您初進寶號,一眼就看出這房子的來歷了。” 老闆邀請禹若冰倆到那圓桌旁坐下,招呼女營業員泡一壺茶送過來。見到汪銘他們仨也湊過來坐下,來的都是客,便也不好拒絕。
待到上茶之後,那老闆娓娓道來:“這宅子的年頭可久了,是大清朝的清穆宗同治年間一位退老還鄉的縣太爺建的,算起來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