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開啟我的世界(第1/2 頁)
飯菜端上桌,小川坐下端起碗開吃,一口醃菜一口糊糊,吃得很香。
蘇妍也照著他那樣,一口醃菜,嘖,有點鹹了,一口糊糊,嗯,糊糊的味道。
其實蘇妍不是挑食的人,小時候也是在村子裡長大,但現代社會的農村和這裡還是有區別的,玉米糊糊也是和米飯差頓吃,沒有頓頓吃的,而且光吃糊糊,沒有一點乾貨,怪不得原身和小川沒有同齡小孩長得高。
蘇妍一邊想著一邊麻利清空糊糊,吃完抹抹嘴,看著小川已經在刮碗壁的糊糊,頓時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得讓孩子吃飽飯啊。
等小川終於放下了他的碗,蘇妍瞧著跟沒吃飯之前一樣乾淨,就還挺厲害的。
“小川,你能跟我聊會兒嗎?”蘇妍止住小川要起身收拾碗筷的動作,她得先弄清最基本的資訊,才能找到合適的生財之道啊。
小川有些疑惑,不過還是乖乖坐下,配合地回道:“好啊,姐姐你想聊什麼?”
蘇妍想問的東西太多,小川也不一定什麼都知道,那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吧。
於是小川用了一個時辰向蘇妍介紹了時代背景和他知道的村子情況。
用蘇妍的理解來說,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大魏境內,對照前世所學的歷史來看,這個大魏朝並不存在,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穿衣用度,很像蘇妍看過的晚唐時期紀錄片。
大魏皇室姓顧,因開國皇帝曾受封魏王,便以此為國號。當今陛下已過天命之年,太子已立,除邊境的金人總想侵犯大魏國土外,一切安好。陛下行仁政,百姓也算是安居樂業。
蘇妍居住的村子是寧安府治下安陽縣清水鎮小山村,沒錯,這個村子就叫小山村,再往南還有一個大山村,只因那邊的人口比小山村多了二十人。
小山村距離清水鎮有十五里路,村民去鎮上多是步行,或者花兩個銅板乘坐村口每天兩趟的牛車。
村民都以種地為生,家中有條件的也會去鎮上做個學徒,學門手藝不靠土地吃飯。村長一個侄子在鎮上裁縫鋪當學徒,因為老實好學,為人誠懇,後來娶了掌櫃的女兒,留在了鎮上生活。
還有那條要了原身性命的河,是從山中流出,眾多溪流匯成小河,繞著小山村再奔流遠去。沒有人替河取個名字,因為靠近小山村,所有人都叫它小山河。
小山村的人就這麼平淡安靜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除了戰爭與天災,沒有什麼能讓小山村遷移或消失。
人際關係上,蘇老太爺十年前因病去世,後由蘇老太太掌家。老太太有倆子一女,老大蘇見良,就是小川的爹,老二蘇見辰,么女蘇見秀。
三個孩子中老太太最疼愛老二和么女,小川也不清楚具體原因,只知道祖母不喜歡娘,每次祖母遇見娘,總是挑剔萬分。
所以小川也不喜歡和祖母親近,她總是揹著人說娘壞話,什麼你娘是外人,你得和祖母齊心之類的,小川不喜歡這個祖母。
小姑姑嫁給鎮上開肉鋪的石大成,有一個13歲的表姐石珍珍,小姑姑和祖母的態度差不多,她也不喜歡娘,連帶著也不喜歡小川姐弟,遇上過年過節去祖母家吃飯,表姐總是嫌棄他們衣裳樣式不好看,捏出來的泥人不乾淨,所以不跟他們玩,小姑姑也會嘲笑爹孃一番,無非就是村子不如鎮上,小川姐弟不如她的珍珍。
總是娘在廚房忙活一通,他們吃完飯還要說娘做的飯不好吃,祖母必得訓斥一番,說娘丟了她的臉,可是小川看得分明,桌子上的菜碟都沒留多少剩菜,鍋裡的鍋巴都被扣下來吃了。
每每爹要抗議祖母的不公,都被娘用“反正已經分家了,也就逢年過節這一回,算了吧,咱們回去過自己的日子更要緊呢,扯皮有什麼意思。”這話攔了下來。
哦對了,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