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以開發新藥為最終目標(第1/2 頁)
“樸專務,事實上兩年已經是樂觀的估計了。新藥開發並不是自己想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技術能力現在確實……還很弱。”
“毛社長,您在國際藥企管理過研究所,請您如實地告訴我,咱們的技術能力到底是什麼水平?”
毛大庸低下了頭。
他在思考該如何回答樸振赫的問題,應該說實話嗎?如果不說實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他抬起了頭。
“與世界上先進的製藥公司相比,我們的研發能力至少落後了10年,也許比這個還要多。”
樸振赫微微愣了一下。
“我會竭盡全力,把差距儘快彌補上。”
研究所長低著頭,像是個罪人般地說道。
“這不是你的過錯,現在知道了,過去dS製藥的管理到底是什麼水平了。”
樸振赫繼續說道:
“那好,問題已經搞清楚了…….那麼方法是什麼呢?努力幹?拼命幹?如果這些都解決不了問題,那正確的方法到底是什麼?”
毛大庸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對於一家制藥公司來說,新藥開發是無法迴避的話題,但是,這項工作確實無法在短期內見到效果,所以,我才選擇從cmo和仿製藥開始,先把能做的業務開展起來,再用掙到錢,著手進行新藥開發。樸專務,我建議不要太著急,看長遠些,逐漸縮小研發能力的差距,您看如何?”
聽了毛大庸的話,其他的高管都紛紛點頭。
樸振赫雖然理解,但卻無法贊同毛大庸的說法。
10年的差距不可能花10年去彌補,對於dS集團來說,也許可以等上10年,但是對於其中的一個業務單元來說,集團是不可能給你10年時間的。
“俗話說君子報仇10年不晚,,過去還有像臥薪嚐膽這樣的故事,都是在說用了很長時間才最終達到了目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講適用嗎?投資者可沒有那個耐心!”
會議室裡的所有高管,包括毛大庸都不說話了。
樸振赫看了一下眾人。
“必須得找到辦法,如果我們的研發能力不行的話,就從外部去找行的人,或是併購具備研發能力的公司,今年年底前,必須有3種新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3種?”
“我看過了FdA過去10年的統計資料,臨床一期試驗的透過率是60%,二期的透過率是30%,三期的透過率是60%。我也知道現在要求馬上透過全部臨床試驗是不現實的,但是研製出透過臨床二期、進入臨床三期試驗的藥,這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斷有藥進入臨床三期試驗,積累研發能力,才可能最終有獲得許可的產品。”
“您的意思是,不一定非獲得銷售許可並創造出效益也可以,是嗎?”
“不,公司的目的就是追求效益,不以創造效益為目標,那是不可能的,我不會說那樣的話。”
樸振赫耐心地解釋著自己的想法,他並不反感大家提出問題,只有透過不斷碰撞達成一致的目標,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實施。
“只不過,當前的目標是進入臨床三期試驗。3種藥物必須透過臨床一期的試驗,進入二期,因為二期的透過率是30%,所以我才定下了3個的目標,其中有1個將可能進入三期,這樣才可能說服母公司和投資者支援我們的專案。
研究所所長和毛大庸似乎有話要說。
“如果有什麼想說的,就講出來吧。”
“今年年底前,完成3個專案的立項都很緊張,就更不要說其中一個透過臨床二期試驗了。”
樸振赫看著毛大庸,這可不是他希望聽到的回答。
‘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