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認錯人了(第1/2 頁)
說著話,牛沙河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海鷗表,叫了聲:“哎喲,已經五點,準備乾飯。”
孫朝陽和肖輕雲正要走,牛沙河忽然說聲等等:”我把小葉喊上,好不容易逮到三石這頭肥羊,自然要緊著他薅。小孫,你不會小氣吧?
孫朝陽巴不得多認識些文化界的人,連聲說不就是添幾雙筷子,他這人喜歡熱鬧,自然是人越多越好。
牛沙河道,對咯,咱們四川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寂寞。我手下的小葉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到社裡,小夥子有才氣,人也有趣。他以前也是插隊知青,和小孫年齡相當,應該能夠成為好朋友。
肖輕雲問:“牛老師,你說的小葉是不是葉延兵?”牛沙河說是,就是他。
孫朝陽聽的心中一動,葉延兵,不就是後來《星星詩刊》的執行副總編嗎?星星詩刊現在的總編是白航老先生,五十年代的時候,白老是星星的創始人。不過,他現在年紀大了,平時也見不到人,就掛了個名,主管大方向。具體工作,則由執行副總編負責。
葉延兵進星星不幾年,因為國家有年輕化和知識化的要求,他就被提拔為執行副總編。在他主持日常工作中,扶持了一大批新生代朦朧詩人,可說是朦朧詩教父式的人物。
不過,現在的葉延兵也就是個新入職沒多久的編輯,他的名聲大多來自於雜誌上發表的散文。對,葉延兵還有一個散文家的身份,文章寫得極好。
牛沙河立即衝進青年作家社長辦公室,搶了單位唯一一臺轉盤式撥號電話,就給星星詩刊那邊掛了個電話:“叫小葉聽電話,哦,小葉你就在電話旁邊。什麼都都別說了,馬上下班到大門口等我,今天打牙祭。對對對,老地方,你懂的。”
《星星詩刊》社距離青年作家沒兩步路,孫朝陽和牛沙河、肖輕雲走了過去,遠遠就看道那邊筒子樓的樓梯上有個夾著人造革公文包的年輕人走下來。
孫朝陽2.5視力,雖然隔得老遠,依舊能看道藍色公文包上印著上海兩個大字,代表這包產自滬城,高階貨。
牛沙河指著那個年輕人對孫朝陽說,那就是小葉,等下你們多親近一下。
還沒等孫朝陽說話,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牛沙河同志,請問你是牛沙河同志嗎?”
三人回頭看去,只見一個大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手裡捧著一疊稿子,一臉興奮地攔住牛沙河:“牛同志,這是我耗盡一生心血所著的詩稿,總數三千四百二十一首。”
小夥子有點瘦,面上浮現興奮的紅暈。
牛沙河好奇:“你為什麼不直接投稿,反到星星大門口堵人?”
青年亢奮:“我投了呀,每天都投,每年光郵票都花出去六塊多錢。可是,可是每次都石城大海。一定是你們的編輯沒有仔細看,錯過了。這是犯罪啊,極大的犯罪。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八十年代是詩歌的時代,是文學的時代,知識青年人人都會寫上幾筆,投稿各大刊物,夢想著一舉成名天下知。但文學這條道路何其艱難,而且很吃天賦。你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怎麼努力都沒用。
小說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就算是短篇小說,動輒也有五六千字,長篇更是幾十萬字,上手難度大。詩歌就簡單了,幾行,幾十個字,情緒到了,任何人都能縐上幾句,天然適合文學青年入門。所以,星星每天都能收到幾千封投稿信,編輯的工作量也大。
有文學青年屢投不中,索性跑星星詩刊大門口來堵人。
星星有四老,總編白航,主編牛沙河、石天河、白峽。白老先生年紀大,身體不好 ,平時不怎麼上班。牛沙河牛老師名氣最大,自然成為被青年糾纏的物件。三兩天就遇到一起。
眼前這小夥子一看精神狀態不是很良好,真被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