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頁)
韋氏更加感動,拉著文瑾的手,好一會兒沒說話,最後,下定決心道:&ldo;我跟你二伯商量商量。&rdo;
&ldo;好!&rdo;文瑾知道這沒問題,錢先誠的腦子裡,沒有攢錢的概念。
果然,韋氏藉口去看水塘,和錢先誠出去轉了一圈,回來便找弟弟說話了:&ldo;小成,姐姐出錢,你僱人趕緊把水塘挖出來,三月山上的雪水下來,說不定就能蓄上水,你今年就能養鴨養魚呢。&rdo;
&ldo;姐姐,這如何使得?&rdo;韋成嵐嚇了一跳,&ldo;不行,不行!&rdo;
&ldo;小成,你們有了收益,再還姐姐不就成了?要不,文瑾還說算她投資呢,五年以後,你把收入的一半分給她。&rdo;&ldo;哈哈哈,這小傢伙!&rdo;韋成嵐笑了起來,&ldo;五年以後,看到底有多少收益,若是能對得起你們,就分一半吧。&rdo;韋成嵐是豁達的人,也是自信的人,他始終認為,自己一定能像文瑾那樣,修起水塘,種下水稻,能夠還了所借的債務。
第六十二章 投師
下第二天,文瑾和文翰趕著驢車,把家裡的銀子銅錢,送了過來,為了安全,上面蓋了些包袱皮,還有年貨,眼下治安挺好,一路十分順暢。
韋成嵐看到不下一百兩的銀子,還有成筐的銅錢,嚇了一跳:&ldo;這麼多?用不了,用不了!&rdo;
&ldo;舅舅,你還是趕緊動工吧,立春過後,就有雨了,乾脆僱人多挖些蘆葦根,栽種在河沿,對了,還得栽樹,不然,冬天若是遇到大風,沙子很快就把你的池塘填平了。&rdo;
&ldo;嗯,對,對,文瑾想得可真周到。&rdo;韋成嵐清點銀錢,鄭重地給文瑾寫下借條,後面還附帶了若不分紅,五年後翻倍歸還的承諾,文瑾才不和他計較這些呢,只要韋成嵐能接受她的心意,能夠早點讓韋家灣發展起來就行。
春打六九頭,就是立春節氣,在五九末。民諺說:&ldo;五九六九,河沿插柳。&rdo;初二便是立春,節氣催人,韋成嵐不敢有絲毫怠慢,手裡有了錢,立刻便行動起來。
農村人,一般不過正月十五不幹活,可韋家灣的人,哪裡還講究這個?韋成嵐把村裡人召集到一起,把事情講清楚,老老少少的心都熱了,全村老少,沒有不支援開工的。初五過後,他們便動工了。
去年冬天閒的時候,文翰經常去鎮上的先生家裡討教學問,回來經常悶悶不樂,文瑾理解他的心思,昔日一起讀書的夥伴,都準備今年下場試試水呢,他是當年學得最好的一個,現在卻進學無望,怎不傷心?
從舅舅家回來,文翰望著天,眼神裡便有些悵然,文瑾很替哥哥難受,她想了想,下定決心道:&ldo;要不這樣,哥哥去縣城,找王舉人吧。&rdo;
&ldo;不行,不行,王舉人一個月要二兩銀子的束脩,還有三百錢吃住……&rdo;
&ldo;我們難道沒有這錢嗎?這幾年,你該背的已經背了,也看了好些應考的時文,所差就是名師指點,你帶上自己所寫的文章,讓王舉人好好指點指點。聽說縣試比較容易過,府試在四月底,又增加兩個月的學習時間,雖然難度增大,可你的學業也升了。&rdo;
文翰眼睛亮了一下,隨即又黯然地低下頭:&ldo;不行,瞞不過爹爹的。&rdo;
&ldo;你難道對舅舅和我沒信心嗎?&rdo;
&ldo;文瑾,你不懂,我不能去考試。&rdo;
&ldo;為何?&rdo;
文瑾一再追問,文翰終於說了出來:&ldo;有人傳話說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