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文瑾這邊的鴨糞和豬糞,自己用不完,還對外出售,那些活兒都是史小峰祖孫乾的,錢也給了他們,史小峰已經十七歲,比當年認識的時候,長高了一頭,力氣也大多了,除了做豆腐,他有空還幫文瑾清理鴨棚豬圈,文瑾自然也要給他工錢,就是這些農家肥。
臘月裡,賣了圈裡的大肥豬,又把今年長成的公鴨子,留下十幾隻個頭大、精神足的,其餘也賣了,接著,文瑾又開始考慮賣魚的事兒了。
去年,賣魚的藤編禮盒,都是隔壁的魏大叔編的,今年魚多了,葛氏可了不少,文瑾估計夠用了。
明山沒有再來找文瑾去賣炒肥腸,他和保山合夥了,只間或給山窩送過幾次洗乾淨的,讓文瑾做了給家人吃。
今年的魚塘裡,可比去年魚多多了,這是自然繁殖的結果,十幾畝水面,文瑾估計有上千條魚,能賣的大魚,起碼有七八百條,大魚塘裡有多少,文瑾根本沒法估計。林津鎮不可能消化掉這麼大的量,文瑾放出話去,僱人來賣。
第一個衝出來的,竟然是汪晗的老婆陳氏,文瑾真佩服這個快手女人。
臘月的女人活兒多,全家上下的被子、棉衣,全部得拆洗了,重新縫好,光這一項工作,讓有些磨嘰的女人都做不完,還不算得給全家做新衣,新鞋子,到了臘月二十三以後,還有廚房那一攤,蒸花饃、炸饊子、煮肉,然後切片做成蒸碗,剁餡包餃子,正月裡要吃的白菜蘿蔔,全都洗乾淨,放進笸籮裡蓋好,這個勞動量也特別大,幾乎家家戶戶的女人,都半夜半夜的不睡覺,尤其是家庭貧困,還講究乾淨的主婦,要等孩子、男人睡了,把他們身上穿的棉衣拆開,裡子外表洗乾淨,放在燻籠上烤乾,然後再墊進棉絮縫好,第二天,家人還得穿身上呢。
&ldo;大嬸,你也太厲害了,其她女人都忙得只恨爹孃沒多生兩隻手,你倒好,沒事幹了。&rdo;文瑾和汪陳氏開玩笑。
&ldo;哎呀小秀才,大嬸只是手快,那裡及得上你這腦瓜子靈的?你說吧,怎麼幫你賣魚?&rdo;
&ldo;這樣,紅盒子六十文,藍盒子五十文,綠盒子四十文,黃盒子三十文,你賣一盒,掙兩文錢,隨便怎麼吆喝,我只有一個條件,不能在林津鎮賣。&rdo;
&ldo;嘻嘻,行,小秀才,我孩兒他舅家,就在陳於鎮,我去那兒賣。&rdo;
&ldo;好!臘月二十四卯時初,你來這裡拉魚。&rdo;
臘月二十三祭了灶,韋成嵐來接妻子兒女回家,剛好幫文瑾撈魚。水塘上面的冰,已經鑿開了個大窟窿,文瑾提前把漁網放下去,這才灑一把魚食,等這些吃貨一擁而上爭搶時起網,迅速起網,一下子就撈出足有二百斤來。
這些魚在水裡,勁兒好大,起網時,韋成嵐、錢先誠、文翰,史小峰、鄰居魏榮和,再加上剛好路過的汪晗,六個人差點都拖不動呢。
不過,一出水面,它們立刻就被凍僵了。文瑾根據大小,裝了盒子,暫時放在空出的飼倉庫裡。
幫忙賣魚的,除了汪陳氏帶著小兒子一撥,汪家大兒子二兒子一撥,還有魏榮和與妻子,再加上文瑾和文翰,四百來斤魚,應該沒問題。
因為林津鎮的人,去年已經見過這樣的禮盒魚,早就不覺得稀奇,打算買的,早早就動了手。去年,文瑾就故意在年前漲價,她哪怕賣不出去,也要給人早買沾光的印象,果然,兩人一出現在街上,就有人問價,午飯剛過,一驢車就賣完了。
兩人收拾了一下正準備回家,楊柄娃過來了,錢串串被老焦氏逼著,把家裡的衣服都拆洗了,這一家人好歹看著乾淨了些。
&ldo;文翰,文瑾,到了鎮上,怎不來家吃飯呢?&rdo;話說得倒是挺好聽的,好吧,楊柄娃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