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頁)
難怪不讀書,文瑾想起過了陳莊後看到的風景,不說話了,津河改道之後,雖然莫凌山的溪水還是注入在舊河道,但水流小多了,韋家灣就建立在裸露出來舊河道上,地裡全是細沙,沒有肥力,產量太低,村裡人幾乎都有些小手藝,不然沒法生活。
韋家以前的地,全葬身新河道了,不然,日子不會成這樣。
韋成嵐能在這麼艱苦的環境裡,讓一家人填飽肚子,實在太難了,也實在太不容易了。
&ldo;哥,你說,舅舅能不能搬到山窩去呀?咱今年還想多養豬,還要多養鴨,還有種蓮藕,哪裡忙得過來?不如請舅舅幫忙吧?亮工弟弟這麼小,不能不識字呀。&rdo;
文翰聞聽,微皺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來,兩眼發亮,右手握拳,往左掌一擊:&ldo;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個。舅舅過得太苦了。你知道嗎?韋家灣這一片的幾個村子,&l;種一坡,收一車,打一簸箕,蒸一鍋&r;,不管多勤快,種多少地,都難吃飽。&rdo;這樣的環境,韋成嵐還能那麼爽朗樂觀,他的心智得多堅強呀,文瑾對這個艱苦生活中挺立不倒的硬漢肅然起敬。
第三十七章 引誘
文瑾,你和亮工玩兒,我去和娘商量一聲,看怎麼和舅舅說。&rdo;
&ldo;好,你去吧。&rdo;
&ldo;我也去!&rdo;韋亮工不願意和文瑾玩,大概還在生文瑾的氣呢。
三個人便一同前往,韋氏正在和亮工的娘說話。
這是個眉眼秀美的中年女人,生活的艱難,讓她的臉色有點青黃,面板也黑且粗糙,看著比韋氏還老。但大而明亮的雙眼,還有真誠的笑容,給人親切溫暖的感覺,令人願意與她親近。
&ldo;大姐,你且坐,我去收拾幾個菜。&rdo;韋舅母出去了,文翰亟不可待地把讓舅舅搬家的話說了出來。
&ldo;你舅舅不會答應的,他放不下族人。&rdo;韋氏搖頭。
&ldo;二伯母,這就靠你來說服了,韋家灣以前人口是現在好幾倍呢,為何都搬走了?還不是這裡太窮呀?若沒有舅舅,這些人沒了庇護,說不定投親訪友自謀出路,反而比現在日子好過呢。&rdo;
&ldo;可,你舅舅……&rdo;
&ldo;娘,事在人為,你還是勸勸舅舅吧。&rdo;文翰拉著母親的手,搖晃著祈求道。
&ldo;二伯母,舅舅他若是走出去,說不定找到了出路,還能回頭幫族人一把,再說,就算到咱那兒,收入高些,也有能力支助族人,難道陪著一起受窮,才是好樣的?&rdo;文瑾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問題。
&ldo;就是,娘,亮工都八歲了,難道一輩子都不啟蒙,不識字嗎?&rdo;
韋氏的手一下子就攥緊了,這是她的心病,弟弟因為發大水,沒能讀書,難道侄子連識字都沒機會了嗎?要是這樣,她韋家,可就再無翻身的機會啦。
&ldo;二伯母,若是舅舅不答應,就想辦法讓韋家舅媽搬咱家暫住,讓文翰哥先教亮工弟弟念書吧。&rdo;
&ldo;我認字,我爹教我呢,我都能認一百多個了。&rdo;
都八歲了,才認一百多個,韋氏聽了,眼神裡的悲哀更甚,她咬咬牙,終於下了決心:&ldo;我去廚房,幫你舅媽做飯。&rdo;
&ldo;好啊。&rdo;文翰和文瑾對視一眼,露出笑意。在鎮上賣了幾天魚,他察言觀色的能力大為提高,書呆氣兒少多了。
&ldo;讓二伯也勸勸舅舅吧。&rdo;文瑾考慮,那個家還是二伯的,舅舅就是答應,肯定還會在意姐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