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孫巧巧覺得他一定不是個六根清淨的和尚……哪有和尚這麼氣勢洶洶的。
慧能禪師之後就是許子蘭了,他落音之前,特意說了一聲,&ldo;此曲乃是為我心悅之人而做。&rdo;
說這話就罷了,還把目光掃過來。
孫巧巧立即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這讓她非常難堪。許子蘭這個人……公子習氣還是有點重,文青病也很重,讓人受不了啊。
話又說回來,許子蘭的確有兩把刷子。這次的曲子不比那日的《松山泣》那麼悲傷悔恨撓人心腸,反倒十分舒緩多情,曲調跟梁祝風格有些類似,都是追求美好愛情的那種期盼心情。非常動聽。
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他能年紀輕輕被人所稱道,的確不是沒有原因的。
孫巧巧也忍不住替他點個讚了。
唐芳年一直笑眯眯的,沒有很大醋勁。不過孫巧巧要是多瞧許子蘭一會,他一定會掃過來一眼,孫巧巧就乾脆低著頭盯火爐子了。
許子蘭一曲過後,就無人下場了。
李琦卻直接邀請孫巧巧。
孫巧巧就想,自己雖然是名門之後,但是本身還沒多大本事服眾吧。在許子蘭這等名人之後彈曲,似乎不大合適,所以有些猶豫。
誰知道,那王秀芝卻笑著向前一步。
&ldo;姐姐若還沒思慮好曲目,不讓讓妹妹先行彈奏如何?&rdo;
她是對孫巧巧說的。
那目光充滿了諷刺之色,彷彿在笑孫巧巧,連個這種場面都壓不住,太過無能了。
孫巧巧略抽抽嘴角,就比了個請的姿勢。
誰先誰後的,她是真不在乎。就不知道這姑娘為何硬要冒出來爭這口硬氣。
在古代這種互相謙讓為禮的環境中,強行出頭掙表現,不大容易獲得文人雅士的好感呀。
王秀芝的新曲叫做《蝶舞》,音調十分活潑可愛,孫巧巧覺得還挺好聽的。如果這真是她自己作曲的話,那她的確挺有才的。
孫冉冉聽了這曲子就跟孫巧巧咬耳朵,&ldo;跟姐姐的蝴蝶泉邊有些像呢,就是沒那麼好聽。姐姐的曲子更仙氣一些。&rdo;
仙氣都來了……孫巧巧笑,與唐芳年對視一眼,他應該也是想到了昨晚那曲了,滿眼都是笑意。
等王秀芝一曲完結,唐芳年就道,&ldo;不如就合了昨晚那曲如何?&rdo;
他竟帶了笛子來的,倒是有備而來。
孫巧巧卻覺得以相同風格曲子彈奏,是不是對秀芝姑娘打臉太狠。
畢竟王姑娘這曲子雖然也動聽,但是曲調變幻形式比較單調,缺少了底蘊,跟後世名曲《蝴蝶泉邊》還是沒法比的。
只不過唐芳年聲音並不小,閣中又不大,自然被聽到了。
眾目睽睽下,孫巧巧就沒拒絕他。
孫巧巧坐定琴前,揭開琴蓋,秀出唐芳年那把琴時,許子蘭的面色明顯一沉。
之後再與唐芳年笛箏合奏《蝴蝶泉邊》,不可避免的眉來眼去,實在有撒狗糧的嫌疑。
一曲完了之後,許子蘭已然是面沉如水。王秀芝更是漲紅了臉,一副羞憤欲死之色,神情更加尖銳了。
她忽然把琴一擺。
&ldo;此曲名曰《狂風》,乃是吾師夏夜暴雨狂風之後,忽有所感,一夜未眠嘔心瀝血之作,獻與諸君。&rdo;
說完五指一張,琴音便如狂風暴雨般落下,錚錚然蘊藏殺機。
的確挺贊的。
不過前半段還行,後半段到底有些綿軟,落音只有哀婉的餘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