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什麼神仙單位(第1/2 頁)
什麼神仙單位
老陳把電話裡記下的報送要求給趙副科長和高振東看過:「趙弘同志,這個事情,你組織人手填報一下,爭取明天內送到部裡。振東,你配合一下。」
高振東問道:「好嘞,不論是否量產都報?」
老陳想了想:「只要有的都報吧。」
高振東點點頭:「好嘞,那在做3z-591的時候,我自己順便瞎搗鼓的幾種我也報上去吧,雖然沒量產,但是生產工藝和材料特性我都是掌握了的。」
老陳笑了:「報吧報吧,也顯得我們廠產品豐富一點,哈哈。」
此話正中高振東下懷,回到辦公室,高振東把自己搗鼓的特材也放進了上報的產品清單。
到這個時候,高振東憑著自己強大的記憶,搗鼓出來的特材已經有兩種了。
把技術科這邊的清單報給了趙副科長之後,高振東又從儲存庫中取出製作好的特材樣品和測試記錄,標記好3z-t1,3z-t2,放進了自己小組辦公室的樣品庫,又給梁發明他們打了個招呼,說明了一下大致的情況。
第二天是週五,高振東請了個假,他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寫數學工具包這個事情,實在是非常耗費精力。
有個段子說得好,你的眼睛會騙伱,你的耳朵會騙你,但是數學不會,數學不會那就是真不會。
每一個數學工具的實現,都是在高振東自己先學懂了這個工具的前提下,再去在一臺字長僅有8位的計算機上想辦法實現出來。
不過好在高振東並不準備自己包打天下,他只是想實現一些基本的工具,能展示出這臺機器的能力就可以,其他的由其他人來完善。
高振東請假很順利,原因不言自明,能力就是硬道理。
當高振東正放鬆了自己,在院子裡逗小孩玩兒的時候,他們的產品清單已經報到了十七機部。
草原拖拉機廠的同志們正在篩選陸續報送到的產品清單,情況不容樂觀,產品重複程度很大,沒有什麼值得眼前一亮的東西,要達到替代含鎳裝甲鋼的程度,遠遠不夠。
和他們一起的軍人同志也在幫忙篩選,雖然太詳細的指標他們沒有拖拉機廠的同志們熟悉,但是硬度這個指標做粗篩還是沒問題。
畢竟裝甲鋼嘛,先說硬不硬的問題,硬度不夠,其他力學指標就一切免談。
時間在枯燥的「嘩啦嘩啦」翻頁聲中流走,除了翻頁聲和偶爾的小聲交流,現場一片安靜。
突然,一名軍人同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啊,這個材料是不是他們報錯了,這個合金鋼硬度這麼高?」
其他同志全部來了精神,放下手中的事情,七嘴八舌的問他。
「你發現什麼了?」
「多硬?」
「我看看我看看。」
這名同志拿著材料,唸了一遍:「布氏硬度,hbw 10/3000,大於等於370,小於480。」
這一下現場全炸了,布氏硬度在370~480之間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5dl坦克的仿製物件,北方原版的t-54/55用的74n丶75n高鎳裝甲鋼,布氏硬度大概在300左右,國內1960年代搞出來替代的601無鎳裝甲鋼,布氏硬度大概是290。
「多少?多少?」
「給我給我,我看看我看看。」
「不可能吧?是不是報錯了?」
「看看別的力學效能,看看別的力學效能。」
「看什麼力學效能!都叫鋼了,其他力學效能不會太差。看材料配比!看材料配比!」
現場一下子一團亂麻,不過大都是興奮的。
這個時候,草原拖拉機廠來此的技術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