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大的邊貿城(第1/2 頁)
於西姜而言,銀子比不上食物、佐料等東西。
雖然瓦力和達木私下問姜子魚可否幫忙買一些鐵器的時候被姜子魚拒絕,但是他們卻依舊會去想的別辦法。
在冷兵器時代,火藥、鐵就象徵著一個國家的力量。
姜子魚身為大越人,自然不想鄰國的力量強過自己國家,不然等待她的便是戰火不斷——
當夜,姜子魚把這些事情告訴蕭九成,而蕭九成卻拿著一個本子遞給姜子魚,“你瞧瞧?”
本子上登記的是鄴城的人口,上面詳細的記載了每一戶有多少人,該給多少稅。
這於男子而言,是國事。
可是蕭九成絲毫不介意姜子魚看這些,他隨意的把旁人當做秘密的公文堆在桌子上。
姜子魚若是有興趣,他還會主動幫忙講解。
此時,他更是把鄴城的人口登記冊和邊防圖都拿給了她看。
“我來鄴城的時候,盤查了一下人口,是八千戶人,人口數目不超兩萬。”蕭九成耐心的和姜子魚說,“如今你倒是提醒了我,應該再盤查一次人口了!”
“你的意思是?你想讓草原上的人來鄴城?成為大越的子民?”姜子魚即刻猜到了蕭九成的想法。
眼前的女子不止容貌出眾,可長了一顆玲瓏心。
她比誰都聰明,卻不似他一樣,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爭權、奪利上面。
這是蕭九成最佩服她的一點。
“嗯!”蕭九成回答他,“你也看出了西姜人的野心了,誰也不知道來日會不會有戰事,所以在修葺鄴城城牆的時候,也要儲備足夠的軍隊人數!”
“可你也瞧見了,鄴城不超過兩萬人,除了老弱病殘,能參軍的也就只有不到五千人。”
別說五千人,就是兩萬人全部都去了戰場上,也未必能抵擋得住西姜的攻勢。
“其實,想要鄴城人口多起來,也不難的!”姜子魚對蕭九成笑了笑,“你也知道草原上的人,若是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又怎麼會繼續和野獸爭鬥呢?”
“若鄴城來往的商人多了起來,而且有足夠的活讓他們做,賺到了銀子、能填飽肚子,他們自然就不會離開了!”
“咱們再設個條件,但凡有鄴城戶籍的人,在經商的時候會少一些稅,開墾新的耕地的時候免前兩年的稅等等,算是本地的優惠政策!他們為了省錢,肯定會去府衙登記,成為鄴城人。”
“你給他們半年的時間,這次的人口肯定會破五萬。”
姜子魚把蕭九成心裡的想法幾乎都說了出來,而且她似乎還有十足的把握,能突破蕭九成預想的數字。
“莊子上需要長工,而我打算在城裡開個繡坊,招一些手腳勤快的小娘子來做事!繡坊的織布機,我也畫好了——”
姜子魚拿出一張圖紙給蕭九成看,又說,“這織布機我改良了下。”
蕭九成從她拿出十字弩的時候便知道,她像是墨家人一樣,極其擅長木工的活,卻不想她如今繪的織布機卻是他從未想過的樣子。
“除了織布機還有紡線車——”
因為棉花的種植方法還未徹底被大越的人知道,所以除了貴族,壓根沒有人穿棉紡衣衫。
姜子魚根據空間書上記載的樣式,找到了改良過後的紡線車。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飛梭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飛梭的發明使織布速度比從前變的更快,姜子魚便和林大用等人制出了第一臺用了飛梭製成的織布機。
需要棉花?
不要緊。
她會僱傭開墾了土地且沒有錢買種子的貧窮農戶來種棉花,然後再用合適的價格收回棉花,再把棉花製做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