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3 頁)
何家太太聽見大太太誇自家閨女,半是得意半是欣慰的回頭看了一眼旁邊垂首侍立的妍兒,卻仍舊不肯接大太太的話頭,反倒看了一眼對面就座的姚氏,笑道:&ldo;我們妍兒也就罷了,蓬門蓽戶的哪裡懂得些什麼!要說起規矩來,還是廷瓏侄女不錯,更難為她小小年紀就這麼能幹,我聽小姑說,前些日子上樑,都是咱們瓏兒操辦下來的。&rdo;
姚氏聽了笑了笑,正要說話,何家太太卻不等她張口就又道:&ldo;人家說的宜室宜家也不過如此,這要是哪家有幸求到,那可真是燒了高香了。&rdo;說著笑了起來。
廷瓏從下山就聽妍兒的娘不時誇自己兩句,開始時還當她跟旁人一樣是客氣,聽了這兩日卻有漸漸聽出點兒意思來,於是一邊做出個害羞的樣子來,一邊偷空看了玉清舅媽一眼,只見她端著茶盞,正示意一旁的丫頭添湯,全沒在意一般,就低了頭心下琢磨起來。
大太太在座上耳聽何家太太說話,卻氣的臉都黑了。往旁邊看了一眼廷瑗,見她蔫頭搭腦的全沒平日裡的生氣,又叫心疼壓過了氣惱。
正此時就聽三弟妹笑著說:&ldo;可別抬舉那丫頭了,也是叫我嬌慣的不成樣子,你見她現在這個樣,是因為出門在外當著旁人不好沒規矩,回到家裡可就不是她了,我跟大嫂其實是一樣的想頭,想要尋個人教她些規矩呢。&rdo;說著笑看了一眼大太太。
大太太這兩日一直覺得三房擋路,雖知道是遷怒,卻比承認自己沒教好自家閨女容易些,此時聽弟妹維護,那遷怒的心倒也熄下了一些,只拿眼睛去看何家太太。
卻見何家太太半真半假的嘆了口氣,對姚氏道:&ldo;何苦讓咱們孩子遭那個罪,現在這樣,又有什麼可挑剔的?可見越是出息的孩子,當孃的就越是費心思了。&rdo;
姚氏聽了這話,也不點頭也不搖頭,只微微一笑。
玉清卻忽然笑著插了一句,道:&ldo;圓山崔大姑教閨閣裡的規矩倒是有名的,我們姑娘出閣前都是請她來教。&rdo;
她話音剛落,姚氏才笑道:&ldo;既然是教你們家姑娘的,那自然是好的,崔家我不熟,不如你幫著問問,先請來教教廷瑗,再去指點指點我們廷瓏。&rdo;
玉清就抬起頭來,笑道:&ldo;也好。&rdo;
大太太也笑道:&ldo;那我可等著了。&rdo;
幾位太太又說笑了幾句,玉清和她孃家嫂子就先行告辭回去。姚氏多留了一會,要幫大嫂收拾整理宅院。大太太因長房住著祖宅,張家又不曾明白分家,二房也沒有正頭太太,平日裡都是她一個人做主慣了,此時便不願叫姚氏摻和著收納東西,唯恐她看見什麼,只笑呵呵的留她坐著,道:&ldo;哪有什麼好收拾的,你好容易來一回就別沾手了。&rdo;
姚氏話說到了,大嫂不肯用她倒正合心意,只道:&ldo;大嫂既然捨不得用我,我就不留了,省得還要叫你陪著,多耽誤工夫。&rdo;又笑道:&ldo;大嫂正忙,不如叫廷瑗仍舊跟我回去吧,等崔大姑來了,我再把她送回來。&rdo;
大太太就道:&ldo;光說我忙,你又豈有不忙的,就叫她去鬧你了,這一陣子玩野了,圈在家裡收收心要緊。&rdo;
姚氏聽了也不勉強,點點頭便使人去外面傳話給自家老爺,準備回府。
大太太又留了留,才親自帶著人送出去,看著三房離去才回來,又把廷瑗叫到自己房裡關上門說了半日的話,時近中午廷瑗才眼淚汪汪的從母親房裡出來,自此除了晨昏定省,每日只在自己房裡消閒,並不和姐妹們一處混鬧。
卻說廷瓏這兩日在山下要麼守著長輩立規矩,要麼姐妹們一處聽她們鬥嘴,